第(1/3)頁 德川家光沉默了半晌,最終還是開口道:“等!哪怕我們已經在打著獻土遼王以求東山再起的主意,現在也不能太過于主動的送上門去。 而且,從身份上面來講,你是一國之君,使者在沒有打出天子旗號之前,他的身份并不如你高,所以,我們就在京都等著他!” 政仁點了點頭,也算是認可了德川家光的說法,畢竟是日本的太上王,還是要講究些體面的。 因為這一次并沒有崇禎皇帝官方明面上的旨意,而且原本的計劃中就是自己來京都,所以李承彥給了政仁和德川家光這個面子,僅僅幾天的時間就從九州島趕到了倭國京都。 跟在李承彥身后的狄牧一路上已經看多了倭國人的樣子,對于這些京都的倭國也倒也沒感覺有什么特別的,只是好奇的道:“老師,這些倭國人的身高?” “與我大明百姓相差頗多,更像《水滸傳》里的武大,是也不是?”淡淡的笑了一聲,李承彥直接將狄牧沒有說出來的話給說了。 狄牧點了點頭道:“若是依著皇家學院生物學院那邊的理論,這些倭國人身材矮小,多半是因為先天不足和營養跟不上的原因。 可是倭國孤懸海外,雖然其國內戰爭頗多,然而卻都是些小混戰,遠遠談不上什么大的戰爭,這些倭國人難道就沒時間種地,也沒時間捕魚?” 李承彥搖頭道:“所謂大戰混戰,你把他們的概念弄混了。 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幾萬人的戰爭不算什么,幾十萬人的戰爭可就很厲害了。 而如今到了我大明,幾十萬人的戰爭又算得了什么?倘若天子怒而興師,便是百萬大軍也不過是轉眼之前聚齊。 倭國國小民寡,幾百人的爭斗都能稱得上是戰爭,幾萬人的已經是大型的戰役了。 古語有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倭國各個大名還有幕府之間互相征伐,百姓又哪里來的時間去耕種捕魚?” 出身浙江義烏的狄牧頗為不屑的撇了撇嘴:“幾百人?以前干旱的時候,幾個村子宗族之間為了爭水都能拉出幾百青壯械斗,哪年不死上幾個? 不過師尊說的也是,大明比之倭國大了太多,人口又多了無數,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可參考對比的意義了。” 李承彥點了點頭,吩咐道:“既然已經到了倭國京都,一會兒安頓下來之后,你便和你莫師弟一起去倭國的民間看一看吧。為師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后咱們就要起程回九州島了。 對了,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憑借自己京城大學學生的身份,去倭國的“華族營”里面瞧瞧,里面的教官從上到下都是我大明派譴過來的。” 狄牧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股子喜色:“若是在倭國也能聽到鄉音,那當真是極好的。” 李承彥揮了揮手道:“行了,這些事情以后再說,現在還是先進城安頓下來才是。” 第一次來到倭國,哪怕之前已經在九州島和來京都的路上體驗過了倭國的住宿環境,狄牧和莫巖柏依然還是感覺不習慣。 至于吃食……包括李承彥和那些隨行的護衛在內,一群人寧肯吃從九州島帶過來的罐頭,也懶得去吃所謂的刺身——鬼知道那些生魚里面有沒有皇家學院說的寄生蟲! 在一棟獨立的大院子里面安頓下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將將快要黑下來了,李承彥也吩咐護衛在房檐上掛上了一盞紅燈籠。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彥自己去拜訪德川家光,狄牧和莫巖柏卻如同出了籠的鳥兒一樣,在倭國的京都放飛了自我。 在京都的街頭閑逛了半天之后,狄牧才開口道:“咱們不能總是這么在京城里面轉了,再怎么看也是這么些東西,又能看出什么來?” 莫巖柏道:“那去哪兒?去他們的鄉下轉轉?” 狄牧嘿嘿笑道:“想要打探消息,或者說想要最快的融入倭國人之中,最好的去處不是什么鄉下,而是青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