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五仔這種神奇的生物不僅僅是后世的一個名詞,而漢奸這種東西也不僅僅是中原堂口所獨有。 事實上,歐洲的二五仔更是遍地都是。 比如偉大的法蘭西王國孔代親王。 孔代是法國波旁家族的一個重要分支,從來沒有孔代封國或領地。這個名字僅僅是路易以父親,旺多姆公爵波旁的查理四世的領地起源——香檳的孔代命名,包括孔代城堡和巴黎以東的十來個村莊。 在波旁公爵于1527年也就是嘉靖六年絕嗣后,弗朗索瓦的兒子查理通過圣路易的幼子,克萊門特伯爵的男系繼承為波旁家族的族長。 在旺多姆的查理的兒子中,長子安東尼成為納瓦拉的共治國王,還是亨利四世的父親,幼子路易繼承了密克斯,諾根特,孔代和蘇瓦松為領地,他的兒子波旁的亨利一世繼承孔代親王頭銜。 第一代親王路易實際上將孔代的領地給了幼子蘇瓦松伯爵查理,查理的獨子路易于1624年將孔代和蘇瓦松給了嫁入薩伏伊和奧爾良-郎多維爾家族的女性繼承人。 亨利四世于1589年登基后,他的表弟第三代孔代親王亨利在1601年之前一直是王位假定繼承人。 是不是很熟悉?漢孝景皇帝當時怎么忽悠梁王,然后把梁王大軍擺在前線跟七王叛軍死磕的?醉酒之后失言皇太弟? 如果說這那者還不夠相似,那么換算到大明,大概就相當于天啟皇帝登基之后因為一直沒孩子,所以信王朱由檢就成了皇位繼承人的情況差不多。 然而信王最終繼承了皇位,這位倒霉的孔代親王卻真正是倒霉到家了。 亨利二世·德·波旁是第二代孔代親王亨利一世·德·波旁之子,在父親死后出生,生母被指責為謀殺親夫,因此對他的生父的身份也產生懷疑,不過亨利四世還是承認他為堂弟及假定繼承人,直到路易十三誕生為止。 如果僅僅是失去了王位的繼承權,那也不算得什么,畢竟人家亨利四世好歹有了個兒子路易十三,就像是天啟要是有個兒子,皇位也輪不到信王來繼承一樣。 問題是這位由母親撫育成天主教徒的孔代親王,在1609年與夏洛特·德·蒙莫朗西結婚,然而這位新的親王夫人早就吸引了國王亨利四世…… 為了不讓自己的腦袋變得綠油油的,這位孔代親王無奈之下只得將妻子送往國外,然后自己也離職出逃,以躲避自己那位不正常堂兄。 等到亨利四世遇刺掛掉之后,這位孔代親王在1610年也就是萬歷三十八年返回法國,并同其他貴族競相向攝政太后瑪麗·德·美第奇提出種種要求,在遭到拒絕后,包括孔代親王在內的貴族干脆以公開叛亂相要挾。 當王太后堅持要路易十三娶西班牙公主時,孔代召集大貴族和新教徒反對太后和她的寵臣孔契尼,他雖然沒能阻止這場婚姻,但迫使太后在1616年5月給了他一大筆錢和領地作為交換,但9月太后就接受親信的建議把他關在牢房三年,從此他效忠于王室。 就跟原本正史上的洪承疇降清之后變得很老實很忠心一樣,這位孔代親王在投降之后可以說是死心塌地的替路易十三和王太后賣命。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族的富貴,這位孔代親王可以說是無下限的跪舔首相黎塞留。 在最極端的時期,孔代親王亨利二世·德·波旁甚至逼迫自己的兒子路易二世·德·波旁放棄自己深愛的女子米耶·瑪泰·迪·維日昂,而與黎塞留的侄女克萊拉·克萊芒絲結婚。 后者是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不僅駝背,而且身材矮小,他們生下的孩子在以后兩代中都繼承了這個特征,成為家族特征。 通過這種無下限的跪舔保命大法,亨利二世·德·波旁成功的熬死了路易十三——然而熬死路易十三也沒有什么鳥用,因為路易十三有個兒子,叫路易十四…… 當然,兒子這種東西嘛,大家基本上都有,路易十三的兒子叫路易十世,亨利二世·德·波旁的兒子叫路易二世·德·波旁。 出生在巴黎的路易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就參加了法國北部的戰役,而且在戰斗中表現勇敢。 在三十年戰爭后期,也就是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已經繼承了昂基安公爵封號的路易受命指揮法軍在法國北部與西班牙軍隊作戰。 崇禎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昂基安公爵路易在羅克盧瓦戰役中獲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