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669章:拖雷之死(中) 兩年前的河套之戰,元蒙慘敗給了秦軍,不僅損失了近百萬軍民,更是連脊梁骨都給打斷了,面對秦軍開始變的卑躬屈膝起來,而且逐漸有再也站不起來的趨勢。 自此,元蒙帝國中出現了兩大派系,鴿派和鷹派。 鴿派,主張休養生息,恢復實力,和秦軍和平相處。 鷹派,主張勿忘國恥,等實力恢復之后,或遭遇千載難逢的機會,為先帝報仇雪恨、洗刷恥辱。 元蒙的鴿派和鷹派,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總的來說,都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但隨著《晉陽條約》簽訂之后,元蒙又遭到滿清的入侵,傾盡國力之下雖將滿清給擊退了,卻也打空了僅剩的家底。 至此,元蒙也徹底的落敗了下來,哪怕經過了長達兩年的休修養生息,國力也并未恢復過來多少,也就勉強達到河套之戰前二分之一的程度。 與之相比,秦軍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不但恢復了河套之戰的創傷,實力反而還更進一步。 元蒙太子忽必烈,在秦國當人質的這兩年,親眼見證了秦國的飛速發展,并以書信將秦國的所見所聞,都悉數告知了龍城。 對此,秦昊當然也知道,但卻并未阻止,所為的就是借忽必烈之手,來敲打元蒙國內痛恨秦軍的鷹派。 不出秦昊所料,元蒙朝廷得知后大為驚恐,畢竟元蒙國力巔峰之時,都尚且不是秦軍的對手,如今秦軍的實力變得更強了,這還怎么可能洗刷國恥啊? 秦軍的強大和強盛,震懾了元蒙鷹派的氣焰,讓鴿派戰勝了鷹派,與秦國和平相處,成為了元蒙朝堂的主流意志。 以冒頓為首的鷹派,多為鐵木真時期的重臣,深受鐵木真思想的熏陶,發自心底的鄙視漢人。 所以,此番鷹派雖敗給了鴿派,但卻不甘心失敗,于是都蟄伏了起來,靜待良機。 終于,五十萬秦軍征戰河北,南漢四十五萬大軍兵分五路伐秦,讓元蒙中的鷹派看到了打垮秦軍一血國恥的機會。 草原,龍城,元蒙皇宮大殿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