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也是儒道兩家能如此隱忍的原因,因為拖的時間越久對他們越有利,最好能拖到羅睺壽元耗盡。 換而言之,留給羅睺謀劃青蓮篇的時間不多了,最多也就只剩下最后十年時間而已。 若是羅睺無法在一百九十歲前,從鴻鈞手中得到青蓮篇的話,那么接下的十年他將無法維持巔峰,他的氣血只會越來越虛弱,直至老死,自然也就更加不可能得手了。 羅睺自創《羅睺經》突破半玄大圓滿后,無論是修為還是戰力,都超過了半玄巔峰的鴻鈞。 按常理來說,羅睺根本不用示弱,直接仗著武力,強搶經書就是了,但羅睺也怕把鴻鈞給逼急了。 羅睺已經達到了玄境以下的戰力極致,哪怕是燃燒內力都無法帶來一絲增幅,就更別說是其他增幅秘術了,但鴻鈞卻還沒到這一步,他是可以燃燒內力的。 鴻鈞雖未達到半玄大圓滿,但也僅僅只是差了最后半步而已,若是真被逼到燃燒內力的話,以他160年的積累,定然也能爆發出玄境以下的極致戰力。 理論上來說,燃燒內力狀態下的鴻鈞,跟羅睺其實處于同一階段,所以羅睺自然怕真把對方逼急了,鴻鈞會燃燒內力跟他同歸于盡。 除此之外,羅睺還懷疑作為總綱的青蓮篇,很可能對另外四篇存在克制關系。 羅睺在修煉金白黑紅經書時就發現,這四篇經書之間是既互補也互克,那么作為最為重要的總綱的青蓮篇,會對其余四篇形成克制關系也是理所應當了。 也正是基于這兩點考慮,羅睺才決定主動讓步,想用談判的方式先逼鴻鈞交出青蓮篇,畢竟他的目標只是青蓮篇而已,沒必要真跟鴻鈞拼個兩敗俱傷。 對于羅睺的提議,儒道兩家的不少高層都覺得,僅僅只付出一部殘缺的功法而已,卻能換來佛門退往貧瘠的江南,這買賣不虧,可以答應下來,但卻遭到了道家魁首鴻鈞的堅決反對。 倒不是鴻鈞舍不得青蓮篇,而是他太清楚作為總綱的青蓮篇的重要性了。 鴻鈞修煉了《造化青蓮經》青蓮篇后,還以其為主并結合自身所學,自創出了獨屬于自己的功法《造化經》,但比集齊了四冊經書的羅睺終究還是差一點,就更別說羅睺比他多修煉了二十年了。 鴻鈞現在修為、戰力都不如羅睺,他唯一的優勢,就是青蓮篇會對另外四篇形成些許克制。 另外,羅睺已經得到了其余四篇,若是再讓他得到青蓮篇,集齊全本《造化青蓮經》的話,鴻鈞懷疑就算自己突破半玄大圓滿也不是其對手,到時整個大漢就真的也沒人能扼制羅睺的野心了。 此時的鴻鈞其實也后悔了,就是因為他拒絕羅睺的換經要求,導致羅睺為了他手中的經文,暗自謀劃了足足七十多年之久。 這期間甚至連西漢都滅亡了,數以千萬計的黎民百姓也因此而亡,這自然讓鴻鈞內心倍感煎熬。 之后甚至羅睺還熬死三代漢帝…… 鴻鈞有時也在反思,如果他當初跟羅睺交換,把青蓮篇給羅睺的話,他是不是就會一門心思苦練,就不會把大漢攪得一團糟了呢? 可惜哪有那么多如果,事情既已經發生,就沒有回轉的余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