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次,在袁紹看來韓馥這個人實在太慫,簡直沒有絲毫身為諸侯的氣概,要不是韓馥有一個好兒子幫襯,甚至都沒有跟自己一較高下的資格。 所以,就算在青冀兩住的所有諸侯中,韓馥所擁有的實力排在第二位,僅次于實力最強的袁紹,可袁紹也依然把韓馥當成了軟柿子。 只要吞并了韓馥的勢力的話,袁紹一統(tǒng)冀州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之后運作得當?shù)脑挘退惴Q霸河北也不是不可能! 袁紹忙著對付韓馥,而其他諸侯也沒閑著。 劉秀攻打荊南也并不順利,畢竟他手中的兵力就那么點,而張羨連輸了幾陣后,自然也就不敢在出城了。 面對龜縮在城池內(nèi)不肯出來的敵人,就算劉秀智計百出,可除了強攻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劉秀肯定不會將有限的兵力,消耗在無止境攻城上,所以荊南的攻勢也自然僵持了下來。 劉徹自返回幽州后,在和劉和的爭斗之中,雖很快就徹底占據(jù)了上風,而就在劉和都準備投降時,公孫瓚雖沒有和劉和結盟,卻暗自給劉和提供各種支援。 揚州,孫堅打的王朗毫無還手之力,徹底占領會稽不過是早晚的事,而這也引起了劉繇和陸康的忌憚,兩家恐怕不久后將會聯(lián)合抗孫。 青州的黃巢攻打北海孔融,孔融不是對手便引劉備為外援,兩家勢力聯(lián)合抗衡黃巢。 徐州,朱元璋在攻打陶謙; 豫州,袁術在攻打李密; 并州,晉軍對抗元蒙; 兗州,曹操也在和諸侯對峙,決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司隸,秦昊獨抗并南諸侯聯(lián)軍和涼軍。 大漢十三州,除了涼、交、益三州還未發(fā)生戰(zhàn)亂外,其余十州全都在打仗,而益州的和平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