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討董結束后,劉備返回平原的途中,在冀州碰到了諸葛亮,而諸葛亮雖拒絕了劉備的招攬,但卻給劉備出了一條妙計。 諸葛亮稱,相比于其他的諸侯,劉備的底蘊過于稀薄,就算有關張這等猛將相助,也注定是爭不過其他諸侯的,另外平原只會限制他的發展,唯有離開平原才能魚躍龍門。 所以在諸葛亮看來,劉備唯一的出路,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當他名望積蓄到一定地步之后,方有成就大業的可能。 聽完諸葛亮的一席話之后,劉備宛若醍醐灌頂,他深知自身的優勢和劣勢。 如今劉備雖還沒有下定決定放棄平原,但支援幽州抗擊異族,這個明顯能刷名望的機會,他自然是不會放棄的。 青州戰事停止后不久,冀州的烽火也隨之熄滅。 明韓兩家雖相約抗袁,但畢竟互不信任,再加上異族入侵之下,繼續內斗已經不合時宜了,于是冀州的戰局向著冷戰方面發展。 至于后續的情況又會如何發展,就只有等北疆戰事結束后才知道了。 元蒙和滿清的入侵,反而令戰火不斷的河北四州止戰,而各地諸侯雖沒有集中力量一致對外,但也支援了不少啊的物資,并也沒有落井下石的拖后腿。 河北的戰事雖止,但兗、徐、豫三州卻依然還在打仗,畢竟就算并幽擋不住異族鐵騎,可戰火在短時間內也燒不到中原,所以中原諸侯依然是各打各的。 中原三州之中,豫州的戰爭的規模最小,徐州的戰局最為平穩,兗州的戰況最為激烈。 豫州的戰爭的規模之所以最小,則是因為袁術的對手只有李密,而兩者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了。 李密能在廉頗十五萬大軍地毯式的進攻之下堅持到現在,這已經是一件相當的不容易了,如今在拼盡全力之后,他終于還是撐不下去了。 在麾下領地被九成淪陷,兵力折損了八成的情況下,李密最終選擇了放棄豫州的領地,領著一萬殘兵南下投靠了劉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