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四郎冒險送回來的圖紙,對于漢軍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一下午將這個任務的難度降低了一大半。 有了這份圖紙相助,白起有七成把握,可以在不驚動慕容垂的情況下,將五萬步騎大軍帶到陰山城下,而想入城的話,則必定會爆發一場大戰。 深夜,寧夏城北門。 五萬漢軍步騎大軍悄悄集結,他們的目標是前去救援岌岌可危的陰山城,而為領軍之將則正是秦軍大都督白起,隨從一起出戰的將領則有高寵、姜松等人。 “大都督,人馬都已經集齊了。”高寵匯報道。 “大都督,標槍、箭矢等物資也都已經帶齊了。”姜松匯報道。 白起點了點頭,下令:“出發。” 五萬大軍向陰山城的防線而去,而決戰的倒計時也正式就此開啟。 秦昊領軍和王猛匯合之后,寧夏郡擁有二十萬精銳大軍和七萬民兵,共計二十七萬大軍,其中還包括了十二萬騎兵。 之前和慕容恪的一嘗大戰,雙方都減員一萬,所以聯軍總數下降至二十六萬。 霍去病出塞帶走了六萬騎兵,白起救援陰山城帶走了兩萬騎兵,和三萬精銳步兵。 也就是說,如今寧夏郡剩下的兵馬只有,五萬步兵、三萬五千騎兵,以及六萬民兵,共計十四萬五千萬步騎大軍。 鐵木真可比慕容恪要更難對付,而面對兵力遠超自己的元蒙大軍,不足十五萬大軍,無疑很難守住寧夏防線,所以秦昊必須要另從其他地方調兵來拱衛寧夏。 東線事關并州安危,雖有蒙恬這員大將坐鎮,但畢竟只有六萬大軍,所以東線的兵力自然是不能輕動的。 而除開東線之外,整個河套,還能供秦昊調兵的地方,也就只剩下銀川的薛仁貴那里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