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有些事上,母后和他的目的是一致的,母后會給他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一手帶大的孩子,心里那點小九九,皇后在他沉默時便看的明白,她看了眼情姑姑,“阿情,給殿下拿三萬兩。” “母后。”三皇子見她不提婚事所用的銀錢,有些著急,他還讓禮部尚書在殿外等著呢。 皇后睨了他一眼,“此事,母后會去找你父皇,你不必管,早些回去吧,同靜怡好好過日子,你舅父對她贊不絕口,想來她是個能助你的。” “母后,您和父皇可別不管兒臣啊,這事拖久了傳出去,兒臣真的無臉見人,到時您和父皇臉面也不好看啊。”三皇子軟了聲音半要挾,半撒嬌道。 皇后扶額,將人打發了。 等三皇子出了鳳儀殿,她才重重嘆了口氣,對情姑姑道,“民間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看他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了。 他心里只怕還怨怪本宮管得太多,盼著獨立呢,可你看他哪有什么自主的能力,本宮有時都想不明白,他到底像誰。 這些年本宮費盡心思教導,他長進有限,陛下不是蠢的,本宮也不是蠢的,曹家也沒蠢的,怎么他就失了傳呢。” 情姑姑眸光微閃,溫聲勸道,“娘娘,殿下哪有您說的那樣差,是您望子成龍心切。” “我自己的兒子什么樣,我清楚。”皇后擺了擺手,示意情姑姑別再費心思為三皇子說好話。 情姑姑會意,一雙手放在皇后太陽穴初,替她輕輕揉按著。 皇后若有所思道,“不知是不是本宮的錯覺,總覺得皇兒最近與本宮疏遠了,阿情,你說是不是陛下對他說了什么?” 情姑姑揉按的手停下,似是很認真的想了想,“奴婢沒察覺出來,會不會是娘娘還沒適應殿下已經出宮娶妻了?也有可能是奴婢愚鈍。 不過,咱們殿下現在是真真的大人了,娘娘也莫要多想了,奴婢聽說思慮過多容易損了氣血,這女人氣血一虧,臉上就容易沾了黃氣,到時您又該怪奴婢了。” 最后這句話,她是附身在皇后耳邊說的,聲音婉轉纏綿。 皇后莫名心頭發顫,腦中不禁浮起阿情滿目繾綣與她歡好的場景,先前聽教養嬤嬤說,女人需得靠男子陰陽調和,這氣色才好,可阿情不是男子,卻一樣能讓美艷盛放。 她突然起身,背對著情姑姑,“皇兒剛說到荷花,本宮還不曾用荷花沐浴過。” “咱這后宮就有,奴婢給您準備去。”情姑姑走到她面前,眉眼溫柔,“奴婢等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