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想去念書-《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3)頁
聽到林大柱的話,林遠秋先是一愣,等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后,心里頓時驚喜了起來。
這可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自打穿越過來后,林遠秋就一直在發愁往后的出路。
林遠秋覺得,既然自己這輩子注定要在古代生根,那他肯定得找一個最舒適的活法,總不能隨遇而安的當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吧。
前世林遠秋也曾經在農村待過,小時候爸媽工作忙,沒時間照顧他和弟弟,于是就把他倆拜托給姥姥姥爺帶著了,可以說,林遠秋的童年是在鄉村中度過的,一直到開始讀初中了,林遠秋才回到父母身邊。
姥姥姥爺家就在鄉下,那里有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和許多淳樸的種田人,所以對于務農人的生活日常,林遠秋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農民們在地里從年頭忙到年尾,所得收入,也將將夠維持一家人的最低開銷,若是想要日子稍微過的好些,那就必須得想法子掙外塊,否則啥都做不了。
這還是在現代社會,有雜交水稻,有化肥農藥,一畝地能產上千斤稻谷的情況下。
而眼下,田不肥,地不壯,畝產量大概也就二百到三百斤之間,交了苛捐雜稅后,剩下的糧食,恐怕連吃飽肚皮都難,更別談能過上什么好日子了。
再則,古代社會,皇權至上,普通百姓有各種的身不由己,就比如時不時分派下來的徭役,挖溝渠,扛石塊,壘城墻,屆時自己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真是想想都可怕。
若是時局動蕩,說不定還有兵役要服,戰場上刀槍無眼,隨時都有小命交代的可能。
所以,當今世道,他一個底層百姓,若不想溫飽難濟,不想被人摁扁搓圓,若想活的有尊嚴,恐怕也只有讀書考功名這條路了,到時就算只中個秀才,也能讓日子過得輕松許多。
前世林遠秋雖是個學美術設計的,可論起讀書的本事來,也是丁點不差的,畢竟要是文化課過不了關,他就算畫工再好,也走不進國內一流美術學院的大門。
所以,在學習上,林遠秋是一點都不擔心的,他相信,只要自己肯花心思,肯努力,在舉業上,一定會有建樹的。
只是,要供出一個讀書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說每年要交給夫子的束脩,就是筆墨紙硯上,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更何況,在自己前頭,還有四個堂哥呢,全都送去族學的話,家里肯定負擔不起。
所以,他這個排在最末尾的小孫子,能輪得到嗎。
林遠秋忍不住朝桌上幾個大人看去,結果,幾人已經說起了明日下地收蘿卜的事了。
看他們的表情,好像族學的事就是隨口一說,具體家里要送誰去,該怎樣報名,就沒有下文了。
再看幾個堂哥,捧碗的捧碗,喝湯的喝湯,一個個手里拿著饅頭啃的正歡。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果然是沒錯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
因為林遠秋突然發現,整個家里,好像只有他在意著族學開課的事。
這情形,怎么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呢。
難道已經商量好了?
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自己穿過來,到現在也就半個來月,家里可能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商量好了這件事也不一定。
林遠秋翻了翻腦海里的記憶,半點要去上學堂的印象都沒有,可見這個人一定不是他。
“四哥,你想去族學念書嗎?”林遠秋拍了拍一旁的林遠柏。
“不想,念書有啥好玩的,我才不去呢。”
林遠柏小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念書哪有捉蟲子好玩啊。
“那大哥他們去不去啊?”
林遠秋繼續,他總要打聽清楚才行,別到時把人家的念書機會給撬來了。
“不去啊,奶說咱家祖墳可沒冒青煙,傻子才往里頭搭銀子哩。”
林遠秋:“……”
感情自己在這里糾結了半天,家里壓根就沒有要送孩子去上學的打算。
這可不行,不念書不識字,那自己將來豈不只能在地里打轉了。
不行不行,他一定得念書去!
林遠秋朝便宜老爹看去。
話說娃兒想上學,自然要找當爹當娘的了。
可此時的林三柱正低著頭,手里拿了根竹篾條子,正在認認真真剔著牙。
兒子投去的目光,他沒瞧見。
林遠秋納悶,晚飯除了窩頭就是饅頭,又沒豬肉塞牙,便宜老爹剔的哪門子的牙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共和县|
六枝特区|
汕头市|
阳曲县|
中宁县|
兴文县|
济阳县|
久治县|
会昌县|
深水埗区|
上饶县|
任丘市|
平乐县|
栾城县|
诸城市|
云林县|
获嘉县|
梨树县|
林甸县|
崇礼县|
巴南区|
壶关县|
华宁县|
门头沟区|
台江县|
汽车|
海盐县|
遂昌县|
如皋市|
休宁县|
蒙城县|
罗源县|
临海市|
祁连县|
故城县|
望江县|
白沙|
汾阳市|
林芝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