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2章 寫家書-《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3)頁

    進入臘月,    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就多出了不少,新歲臨近,眾人都是沖著置辦年貨來的。

    街面上的鋪子忙碌了,    那貨來貨往的碼頭肯定也比先前繁忙了許多。同樣的,八方茶樓也就更加座無虛席了。

    只不過,    林遠秋和周子旭并沒受到座無虛席的影響。因為這段時日,兩人哪怕再遲些過來,靠近門口的那張八仙桌也都是給他倆留著的。

    這倒不是店掌柜特意照顧,也不是林遠秋他們已付了定錢,    而是每日都有人過來幫忙看著呢。

    至于看著座位的是誰,當然是碼頭周邊的住戶了。

    那替人寫家信的老書生,已有半個多月未出來擺攤了,    可大家伙兒都還等著給家中寄信報平安呢。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幫著寫書信的人,    他們自然不會錯過了。

    于是,    附近的住戶們,但凡有要往家里寫書信的,    都會早早過了茶樓來,然后往那靠門邊的桌位上一坐,算是提早占著位置的意思。這樣等兩個小書生過來后,就有可寫書信的地方了。

    茶樓掌柜和店伙計見此情形,也沒多說什么,橫豎這兩個書生過來后,都會點上茶水糕餅,所以并不耽擱樓里的生意。

    而這兩個小書生,    指的當然就是林遠秋和周子旭了。

    說來也是好笑,直到今日,林遠秋和周子旭都沒弄明白,    他倆好好的來茶樓喝茶聽旁人聊天的,怎么就變成替人寫書信了。

    記得那日過來茶樓稍微有些晚了,等看到只剩下大門邊上還有空著的桌子時,兩人也沒嫌棄,忙拉過長凳坐了下來,而后照常讓店伙計快些送了茶點過來。

    等茶水點心上了桌,兩人就往邊上瞧,發現今日果然又有好幾個提筆記賬的商賈,這讓林遠秋和周子旭心中暗喜了不少。

    于是兩人也大模大樣的把帶來的筆墨擺到了桌子上,再把茶碗里的茶水倒入硯臺一些,隨后就若無其事的磨起了墨來。

    今日是林遠秋他們第一次帶了筆墨硯臺到茶樓來,沒法子,誰讓這幾日有用的信息實在太豐富,若不用筆紙寫下,光靠腦子肯定記不了這么多。

    是以兩人就想著,等下次再過來時,不如就把筆墨紙硯帶上。反正這幾日茶樓里也有不少翻著賬本登記賬冊的商賈,所以他倆也不算突兀,旁人見了,肯定也以為他們這是在忙著記賬呢。

    此時迫切想著多記些有用資料的林遠秋和周子旭,也沒想過,兩張一看就是讀書人的面孔,旁人怎可能傻到把他倆誤看成盤賬的商賈。

    這不,等兩人剛磨好墨汁,還未開始動筆呢,就有一個衣衫襤褸,一看就是在碼頭幫人扛貨的中年漢子探進頭來,“小書生,幫我寫封信。”

    沒等林遠秋和周子旭反應過來,就見那中年漢子快速從衣袋里掏出幾枚銅板,往桌上一放后,就開始敘述起要寫的內容來,“爹,娘,兒子已在府城尋到了掙錢的活計,一天能掙上六七十文呢,每日也都能吃飽肚子,您二老不用掛心......”

    因還要趕著去扛貨,所以中年漢子說得有些快。可等他看到對面兩人還呆愣愣的并未動筆時,想著肯定是自己說得急了,忙就停了下來,接著一字一句又從頭開始說起,再說時,漢子的語速就慢了好多。

    然后,周子旭就看到,坐在他對面的林兄,提筆蘸墨,照著漢子的敘述,開始在紙上寫起了信來。

    眼前的漢子,讓林遠秋忍不住想起當年他爹也去碼頭扛貨的時候,所以能幫就幫吧,反正只是舉手之勞的事。

    本以為這只是個例,哪知等中年漢子拿著寫好的家書離開不久,很快又有幾個要寫書信的找了過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大竹县| 镇原县| 通辽市| 凤阳县| 常州市| 房产| 建水县| 甘谷县| 丰顺县| 大安市| 商南县| 无棣县| 营口市| 桃园市| 万年县| 图木舒克市| 陇西县| 阳曲县| 綦江县| 中宁县| 枞阳县| 新密市| 临夏县| 华阴市| 达孜县| 宁蒗| 吉水县| 仙居县| 台江县| 九台市| 缙云县| 龙游县| 四会市| 尖扎县| 唐山市| 葫芦岛市| 民权县| 从化市| 茌平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