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那么一點吧。” 姜承道隨口應了一聲,顯然,他的關注點并不在于此。 “這種事怎么樣都無所謂,微臣想說的是,現在差不多是時候準備微臣回滄溟境之后的布置了。” 聞言,女帝頓時面色一沉。 “皇兄要走了嗎?” “嗯。” 姜承道淡淡地應了一聲: “圣境關乎天下安定,無論如何都不能出任何意外,如今微臣離境已近一月,離開前,借助陛下的至尊圣力和微臣的圣靈力布置的封邪大陣快要到極限了,在邪祟破除封印之前,微臣必須趕回圣境,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陛下身邊不能沒有大將支持,而如今能夠令陛下你在此事上高枕無憂者,除了符嬅以外,就只有顧思妙了。” “其他擁有歸一境實力的柱國上將雖已歸附陛下,但人心隔肚皮,他們的忠心還有待驗證,而且如今除了荒州以外,其他邊境依舊處在異族鐵蹄的威脅下,不能輕動,而顧思妙在妖后之事上表現出眾” “所以,趁著這次封賞有功之臣的機會,把她留在洛京,與即將返京的符嬅一同作為陛下你的左膀右臂,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 話音落下,女帝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暗自點了點頭。 姜承道說的沒錯,在他帶著至少一半的滄溟軍返回滄溟境,重新構筑和修復封邪大陣的這半年間,她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全部仰仗他的無上威勢。 必須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他的作用。 而圣王之下最強者,莫過于歸一境的武者。 符嬅和顧思妙都是極好的人選。 一念至此,女帝便不再猶豫,目光恢復焦距的瞬間,便緩緩開口,對底下半跪著的顧思妙說道: “顧愛卿對救命恩人如此情深義重,朕又豈能做那鐵石心腸的惡人?” 聞言,顧思妙面色頓時微微一松,隨后拱手道:“多謝陛下恩典。” 女帝微微揚起嘴角,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隨后又道:“現在謝恩還為時尚早。” 說著,她突然瞥了一眼武官系統有些稀松的隊列,接著揚聲道: “荒州總督顧思妙深明大義,公忠體國.封太和縣縣公,加太子少保銜,并加封都督中外諸軍事,神武大將軍,總攬司隸兵馬事。” 此話一出,群臣瞬間怔住。 就連顧思妙本人都愣了愣。 她怎么都沒想到,自己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僅沒有因此惹怒皇帝,反而得了不少補償。 其他朝臣在反應過來后,頓時忍不住看向姜承道。 太和縣縣公、太子少保什么的都是虛的。 真正需要注意的官職是武官之首的神武大將軍。 這可是統領八十萬禁軍的頂級武官啊! 上一任神武大將軍乃是妖后的同門師叔夏侯延,是妖后黨羽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深受妖后信任,可想而知身居此位者,是何等的位高權重。 當然,顧思妙完全有資格坐這個位置。 無論是功績,還是忠誠,亦或者是出身。 她幾乎滿足了所有條件。 但是滿足條件不代表她就能夠坐上那個位置。 問題的關鍵在于滄溟圣王。 如今雖已重新組建禁軍,但維持洛京秩序,代替之前背叛了皇帝的禁軍戊守京師的兵馬,幾乎全是滄溟圣王帶出來的滄溟軍。 只要他不點頭,任何人都休想染指洛京的軍權。 哪怕是皇帝也一樣。 然而,在眾人或擔憂或期待的目光中,姜承道卻是毫不猶豫地轉過身,對女帝拱手高呼: “陛下英明!” 見他如此干脆利落的表態,方平、劉東陽等朝臣當即松了口氣,而后不約而同地齊齊拱手,高呼陛下英明。 隨著顧思妙更改封賞的敲定,這場以論功行賞為主題的大朝會就此落下帷幕。 等太監尖聲高喊“退朝”后,一眾朝臣紛紛魚貫而出,離開太極殿,而姜承道則是跟在女帝身后,隨她一同前往紫宸殿。 “懷宇。” 剛與幾個恭喜他高升的給事中同僚一同走出太極殿,身后便傳來顧思妙的聲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