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怪他們大驚小怪,實在是這所謂的新章程太過于駭人聽聞。
文書里的內(nèi)容并不復(fù)雜,只有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大抵有三個方面最是重要,每一個與之相關(guān)的新條例,幾乎都在挑戰(zhàn)所有人的認(rèn)知極限——
第一方面,調(diào)整工程款支出比例。
原本工部每個工程的工程款大部分都是用于采購工程所需用料,比如靈石、木材、靈符之類的,基本是哪個最貴、最有名就買哪個。
就像燕國公府的龍泉靈石、龍泉秘銀,趙國公府的天清符咒等,也不管其效果有沒有普通靈石、秘銀、符咒效果的兩倍,或者額外的效果能不能用上,亦或者有沒有平替,更不管什么成本、性價比之類的,直接閉著眼睛買。
剩余一小部分才是勞役餐食、搭建營地之類的其他支出,而這一小部分支出還得經(jīng)過主事官、佐官算吏等工部官吏之手調(diào)整。
真正能落到勞役百姓肚子里的口糧能有多少,從他們那清湯寡水的粥食就能看得出來。
至于來往路費、生病看郎中的診金和湯藥費什么的那更是想都不用想,古往今來,壓根就沒有這種概念。
賦稅本就是百姓的義務(wù)。
從沒聽說百姓勞役還要官府付出什么的,上位者仁慈或者心情好的時候,頂多減少勞役與民休息,而要是想大展手腳,這里想修個宮殿,那里想修條官道,或者想出兵攻打哪里,那就呵呵了。
所以即便是豐收之年,大夏百姓的日子其實也不一定好過。
而陸晨的新章程里明確規(guī)定,今后工部的人工支出必須占到工程支出的15%以上,這其中包括勞工的口糧、安家費、來回路費、看病費用,工匠的薪酬待遇等等。
這TM哪里征發(fā)勞役?這是在做善事吧?
哪個地方的官府會對勞役的百姓好到這么離譜的地步?真當(dāng)官府的錢是大風(fēng)刮來的不成?老爺們都不夠分呢,就這么丟給那些黔首?
并且陸晨還對勞工的衣、食、住都設(shè)立了標(biāo)準(zhǔn),比如一日三餐,每餐至少得有兩個軟饅頭和一碗稠粥,飲用的水必須煮一遍等等。
衣服要麻布衣,住的地方也要干凈,還要至少每兩個人準(zhǔn)備一床被褥什么的。
這么一番折騰下來,到他們這些官吏手里還能剩幾個子?
第二方面,管理。
從今天開始,官吏不得無故打罵勞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直接革職查辦。
同時,役夫的干活時間直接對半砍,由原本的九個時辰變成四個半時辰,超出工時額外支付報酬,從工程款出,并且每上工六日休息一日,休息期間可自由活動,任何人不得為難。
并且在役夫休憩的營地里設(shè)立能夠連接工部衙門的傳響陣,若是受到官吏欺凌,或者有什么冤屈,可觸動此陣發(fā)起控訴,工部必須盡快受理,查明真相,這一條也寫進了工部的條文中。
不僅如此,陸晨還在各方各面定下了各種指標(biāo)。
比如說在安全上,役夫死亡人數(shù)、受傷人數(shù)不能超過多少多少個,超過就革職查辦;技藝上,用于布置陣法的材料折損了不能超過一定比例等。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一眾官吏頭皮發(fā)麻。
而第三方面,則是工部的采購管理。
從今以后,由他管轄的工程將不再定向從某個供應(yīng)商購買所需物料,而是根據(jù)工程需要制定指標(biāo),設(shè)定一個底價,價低者得,采取競價制度,只要能夠滿足指標(biāo)需要的物料,哪家的價格低,他就從哪家采買物料。
同時在采購、驗收、出庫入庫等程序方面都加強了管控。
陸晨所制定的這新章程,幾乎把原來的條例全部推翻,盡數(shù)換了個遍,方方面面都加強了管理和優(yōu)化,和以前那能讓工部侍郎盡可能省事的條例截然不同。
按照這個做法,不僅是陸晨這個工部右侍郎,他手底下的郎官、主事和員外郎等下屬的工作量全都要翻好幾番。
修煉?修個屁!
在陸晨手底下,想做官就老老實實辦實事,想通過清修提升修為的,就從哪來回哪去。
他手底下不養(yǎng)閑人。
“本官知道你們在想什么。”
陸晨神色淡然地靠在椅背上,淡淡道:“今日,本官就在這里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文書里面的新章程內(nèi)容都是真的,而且只要本官在朝一日,當(dāng)一天工部侍郎,就一定會不遺余力地將其推行下去,無論這些條例會讓誰不高興,會觸怒哪一位你們眼中的大人物,會遇到什么阻力,本官都不會退讓半分。”
聽到這話,一眾官吏面色頓時微微一變。
雖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這位新來的工部高官的火燒得也太離譜了吧?
這是要把他們這些純粹只是混口飯吃的小官小吏燒個一干二凈嗎?
這時,陸晨身側(cè)的王琦突然皺起了眉頭,接著稍微遲疑了一下,便放下了手中的文書,沉聲對陸晨提醒道:
“陸大人,新元大典馬上就要到了,這種時候突然進行如此大的動作,是不是不太合適?”
一旁的張旋也點頭說道:“王兄說的沒錯,陸大人,下官知道您仁義無雙,心系百姓,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但事有輕重緩急,如今工部最要緊的是陛下的新元大典,您有什么想法,可否等到新元大典結(jié)束后再上書陛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