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備眼前一亮,命人取來一柄劍和一枚玉牌。 “顯謀之功,乃新漢立漢之首。” “自顯謀將丞相一職讓與孔明,朕便與眾公卿商議,要給予顯謀一個最獨特的尊號。” “朕本想封顯謀為王,但高祖有祖訓,非劉氏不可王,朕若強違祖訓,反倒讓顯謀受到非議。” “孔明建議,可封顯謀為逍遙侯,新漢自章武元年開始,不論之后傳多少代,逍遙侯唯顯謀獨享!” 鄭平取過玉牌和寶劍,見玉牌上刻有逍遙侯三字,而劍身上亦有逍遙侯三字,同時還有“見此劍如見朕”字樣。 “上訓昏君,下斬奸臣,這劍,平喜歡!” 鄭平將玉牌和寶劍別在腰間,然后向劉備躬身長禮:“陛下,新漢初立,百廢待興,朝中賢臣良將皆在,不用平多言了。” “平只贈一句:秦始皇若不早逝,天下安有秦末諸王之亂?請陛下,不可過于操勞國事,只有你在,天下才能久安!” 劉備肅容:“顯謀之言,朕,自當謹記!” 鄭平瀟灑轉身,手向后一揚:“陛下,你的逍遙侯,替你巡視天下去了,不必掛念。” 一陣笑聲在皇宮中響起。 宮外。 關羽張飛趙云孫堅黃忠太史慈呂布七將,立于臺階下。 劉備雖然將大將軍分為七個,但呂布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反而以此為榮。 建威大將軍,自高祖以來,大漢唯一一個! 七個封號大將軍,亦是高祖以來,劉備開創了先河。 呂布在乎的,是特殊,只有與人不同,才能被人記住! 再加上呂布年齡又大了,地位也不低,女兒也被劉備許配給了宗正劉和,這后人也算是劉氏宗室了,于是也就沒了歪心思。 見鄭平到來,眾將亦是神情復雜。 “你們七個,怎么都來了?”鄭平心情頗為輕松。 張飛笑道:“顯謀你要游歷天下,俺們好生羨慕。所以聚眾商量了,若能與顯謀同路,俺們也正好返回各州。” “雖然天下定了,但各州尚有些不服勢力,若無俺們七個大將軍鎮守,恐怕會滋生叛亂。” 鄭平臉頓時一黑。 本來就是攜妻兒同游,還帶幾個大燈泡作甚? “聽說南蠻王孟獲極為好客,本侯準備去南蠻,你們誰去?” 黃忠大笑:“逍遙侯要去南蠻,那就跟老夫同行吧,武陵蠻沙摩柯跟南蠻王孟獲有些交情,可以代為引路。” 其余眾將皆嘆。 “本侯得先去青州辭別家父,以及娶妻兒同行。”鄭平再次編了個理由。 趙云眼前一亮:“逍遙侯,云正好要去右北平,繞道青州也是可以的。” 黃忠頓時呆立當場。 “行了,別爭了。”鄭平見眾將一個個都在等著,于是道:“去聚賢樓,本侯與你們飲酒作別,本侯去哪還用你們跟著,那豈不是人人都知道本侯行蹤了?” 一個時辰后。 鄭平驅車出城,車上有鄭平的正妻孔素和鄭平的幼子。 “夫君,我們接下來去哪里?” “一路向東而行,遇到喜歡的地方就住一段時間,膩味了就換地方。人生啊,終于可以消停了!” 鄭平的幼子頓時歡呼起來,孔素的雙眼也瞇入牙縫兒。 PS:完本感言就不寫了,這章簡單說下吧。 這書到了中后期,就變得無力了,前期的主角起點太高,導致不好收尾;要么加強敵人硬水,要么就是委屈主角自己。 思來想后,決定快速完本。 其實還是爛尾了. 感謝目前天天在追讀的六百余讀者,以及還在養書的兩百余讀者。 其實小作者每天都寫得挺內疚的,畢竟越寫越差,你們還在追讀。 煽情的就不說了,這本沒寫如意,希望新書能有進步。 推薦新書《三國:季漢大都督,有妻蔡琰》,已經八萬字了。 徐州開局,依舊是輔佐劉備的。 主角鄭牧,偏武將型,不會如這書一般是個六邊形戰士了。 新書新書期還是四千字一天,上架就爆發。 下方有鏈接。 祝各位,仕途順利,財源廣進。 (今天周一,有票的能投新書嗎?讓我新書榜待一會兒。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