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6 乙種公函-《重生之實業巨頭》


    第(3/3)頁

    陳志文點點頭說道:“對,我想囤一些,不過我就不出面收購了,老爸你認識行業內的人,就替我收購吧,有多少要多少。”

    乙種公函換地證,這玩意最早出現在50年代末,當時的香港因為天氣原因出現大量暴雨,港府為了長久發展,不得不進行大量的土地改造,以保證洪水能夠及時排出,同時也可以進行一定的蓄水,要不然,香港就是一會洪水一會缺水,供水的不穩定,對經濟很不好,也影響港府以及英國財團的收入。

    但這么大的土地工程需要大量的拆遷,也需要非常多的資金,要知道治水工程本身就很耗錢,港府沒有足夠的現金,就推出了“乙種公函換地證”。

    港府根據拆遷房子的面積按照比例頒發了對應面積的“換地證”,任何人只要持有這本證書,就可以按照比率向政府兌換土地。

    “乙種公函換地證書”有著一定的優先權,這是政府當初的承諾,哪怕港府拍賣的土地,只要在規定的范圍內,不管其他人開什么價格,港府必須按照當初的合同將地給擁有優先權之人。只不過這種優先的特權,不被大部分人重視。

    在當時那個時代,九龍半島正在嗷嗷待哺準備開發,新界的土地根本就是一文不值,送給地產開發商,人家都未必會看上一眼,當時政府的想法:你們這些拿了換地證的人,只要在規定的可居住地區,就可以兌換對應的面積,反正新界其他地方空處多得是,你們想怎么選都行。

    只是地產市場長期看人口,當香港不停的吸收北邊來的高素質移民時,對地產的需求就不可能停止,而九龍半島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因為航空管制的因素,不能建高樓,加上在機場附近發展商業經濟,真的不是一個好選擇。

    于是,有未來眼光的大佬們很早就開始布局了,如李兆基,早在70年代初期,就開始大量收購“乙種公函換地證書”,這是他很早以前就判斷了新界是港府必然重點開發的地段。

    這種早期的遠見,也為后來李兆基的崛起打好了基礎,到了90年代,憑借著換地證書,李兆基拿下了大量新界的優質地皮,成本方面低的令人發指,每年從住宅地產都能獲得數十億港元的凈利潤,后續憑借著這些利潤,李兆基建起了香港最高的大廈ifc(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一年的租金不低于香港第一大商場海港城。

    同樣有眼光的,還有南豐集團的董事長陳庭耀,早在60年代,就開始收購換地證書,憑借著這筆投資,到了21世紀,陳家的家族財富就高達千億港元。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聊城市| 繁昌县| 东乡县| 温州市| 荣昌县| 华宁县| 策勒县| 綦江县| 双峰县| 那曲县| 宣汉县| 浙江省| 云林县| 德兴市| 台东市| 吉首市| 安福县| 灵山县| 梨树县| 溆浦县| 会昌县| 聊城市| 繁昌县| 罗江县| 施秉县| 潮安县| 贞丰县| 德兴市| 凌海市| 洞口县| 呼伦贝尔市| 嵩明县| 林西县| 和平区| 雅江县| 泾源县| 汨罗市| 罗田县| 囊谦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