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謝湛已經知道,伍仁帶隊離開遼東郡,前往外地,想在各地開店一事。他也沒別的意思,就想攔一攔遼東郡發展過快的腳步。 各地糧商:遼東商會是吧?記住你了。 賣平價糧一事,一直都是嵇氏商號在明面上主導的,遼東商會隱在其身后。 現在被挖出來了,還被各地糧商恨上了,伍仁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公開了身份! 一件事有利有弊,總不能壞處他們擔了,好處卻沒撈著吧?各地糧商的惡感他們承受了,南陽老百姓的好感,他們必取。 嵇氏商號洛陽分號一連賣了四五天的平價糧,賣出的量非常大。 排隊買糧的老百姓經常能看到這一幕,前面裝糧食的米倉一見底,緊接著就會有嵇氏的人扛著糧食上前進行補充。 這一日,來排隊買糧的人和以往一樣多。 一位姓曾的大娘指使自家老頭去排隊后,她則招呼同村的小姐妹來到嵇大少邊上。 嵇大少近來主要的工作就是維持賣糧現場的秩序,無事發生之時,是挺清閑的。 來買糧的大娘大嬸們嘗試過和他搭話,發現他挺平易近人的,后來每回買糧,總不時地和他搭幾句話。 今天不知怎地,話題就扯到糧價上了。 曾大娘關心地問嵇大少,“你們糧食賣這個價格,能掙錢嗎?” “這個嘛——”嵇大少在斟酌著怎么說。 “誒,你不用了,肯定是不掙錢的了。”接下來,曾大娘數著嵇氏不掙錢的原因,“今年的糧食就沒便宜過,如果你們賣的是去年的糧食,千里迢迢從外地運來,這成本又要高了。” 曾大娘的小姐妹也附和,“你們嵇氏商會是在做善事啊。” “也不知道你們的平價糧還能賣多久?”老百姓對此似乎都不在樂觀。 曾大娘壯士扼腕地道,“不然你們漲點價吧,漲一點我們也是能接受的,好歹有點利潤,別虧錢,能撐下去啊。” 這么好的商賈,好怕它不掙錢倒了。 嵇大少:……大可不怕如此擔心。 他們之前高拋低吸,四十萬石的糧食,以兩百三十文一斗拋給了豫州糧商商會,又暗中以一百六十文左右的價格接了三十多萬石回來。最近這四五天,拋售的平價糧,數量三十五萬石。 結論就是,目前,他們并沒有虧錢,甚至還有利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