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州,雁門 白天的時候,監軍紀秀峰帶著他那一小隊人馬匆匆離開雁門,回長安去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雁門要守不住了。守備物資都沒了,接下來很可能就是孫家軍和鮮卑之間肉搏戰了。 紀秀峰是不可能留下來陪著孫家軍一起死的。去代郡那邊,更不可能!聽說代郡的守備更差。 他想了想,干脆回長安算了,理由都是現成的,孫家軍太苦了,他要給孫家軍請求支援! 是夜,晴朗有風,無雨無雪。 這一夜的雁門是安靜且隱忍的。 在秦珩和孫明的組織下,雁門所有的將士都趁著夜色,準備悄悄撤離。 秦珩是最后出現的。在此之前,他去見了敢死隊成員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此一役,會有幾個人能幸存,但是一人死萬人活,這買賣劃算! “咱們就這么撤了嗎?給鮮卑大軍留下一座空城?”孫家軍的將士們有些不安。 “聽令!”孫明隱約知道一些事,這兩日,秦珩帶來的人可都沒閑著。 “撤!”秦珩率先邁開腳步往前。 不管是秦家軍還是孫家軍,都很注意,大軍在撤離時發出的聲響并不大,但在這寂靜的夜里特別清晰,越發顯得這方天地的空曠。 從孫明下令將雁門東南西三方的城門打開,讓老百姓自行出逃之后,這些日子,雁門的老百姓都撤離得七七八八了。 他們從南城門撤離,其實比起東城門直接往幽州而去,南城門雖然繞路了一點,費點精力,但很有必要。 這樣能掩蓋孫家軍投了平州的事實,他們也知道此事遲早都會暴露的,但這個時間,能拖延盡量拖延。 大部隊撤離后,雁門關就成了一座孤城。 城門上,豎起了一只只稻草人,從遠處看,影影綽綽,仿佛有士兵在巡邏。 在秦珩和孫明帶著軍隊撤離時,三四百里之外,楊應欽正帶著三萬先鋒選了個避風處扎營。 謝湛手持虎符,讓楊應欽率領十萬兵馬北上支援孫家軍。 楊應欽憂心雁門,便帶著三萬先鋒先行,后面七萬部眾,則由趙飆帶領押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