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擁抱未來-《飲星河》
第(1/3)頁
“到此傷心無一語,對君唯有淚相酬”。
此乃以血書者,沈錫慶的傷痛之言。
今天終于看完《沈錫慶日記》。
似乎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子夜時分,竟也無話可說。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無可厚非。
然,人非草木,生老病死,孰能無情?
無奈,看另一本書。
李漁的《閑情偶寄》。
他是個罕見的才子,同時,也屬于命運多舛之人。
看看他的介紹:原名仙侶(想起了呂洞賓),字笠鴻(想起了獨釣寒江雪)、謫凡(想起了謫仙太白),號天徒,笠翁。
由此可見,真隱士之心。
寒窗苦讀十余載,然恰逢明末清初,時局動蕩。求取功名之路,化為泡影。
奈何啊?生不逢時,造化弄人。
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占金華,“三日人頭如雨落”。
走投無路,歸隱田園,自喻為“識字農”,建造“伊園”(想起了伊甸園)。
帶領村民,在村口,修建了“且停亭”,并題聯: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凈且停停”
后因為無權無勢,在訴訟中受氣,去往杭州發展。
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舉步維艱,處境尷尬,開啟了戲劇創作的道路。
后因為他人假借他的名氣寫戲劇,影響生意,舉家遷往南京。
他和蒲松齡是好友,
還跟曹雪芹的爺爺成了忘年交。
熱愛旅行,“三分天下幾遍其二”。
他的及時行樂思想別具一格:
康對山的房子離墓地不遠,客曰:
“日對此景,令人何以為樂?”
對山曰:“日對此景,乃令人不敢不樂。”
厲害了。
還有“退一步”行樂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来凤县|
大名县|
清苑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靖市|
舟山市|
嘉祥县|
会理县|
延庆县|
格尔木市|
南汇区|
扬州市|
沭阳县|
定远县|
汽车|
台江县|
高陵县|
黔南|
蕉岭县|
武夷山市|
新安县|
建阳市|
永济市|
凌源市|
栾城县|
韩城市|
丹寨县|
建昌县|
陆良县|
临汾市|
伊宁县|
玉溪市|
汾阳市|
叙永县|
郓城县|
花莲县|
金堂县|
江孜县|
遵化市|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