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世,次貸危機中,第一個倒下也是最大規模體量倒閉的公司,就是雷漫投行。 當時次貸危機到了最嚴重的時刻,聯儲央行和財政部門不得不下場救市。 他們救市的辦法很簡單粗暴,那就是給錢。 給所有瀕臨倒閉風險的銀行和信貸公司注資,讓他們能暫時渡過這一道難關。 可問題在于雷曼投行的規模實在太大,不管是聯儲央行還是財政部門,他們的錢并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 當然,美元的印鈔權在聯儲央行手上,可這次次貸危機的本質就是因為聯儲央行多年連超發了太多的美元,導致市場上的美元過多。 所以聯儲央行或者說整個米國官方,怎么可能為了一個雷曼投行再次印發上千億美元? 于是,雷曼投行就這么轟然倒閉。 全球嘩然之下,所有人也都看清了米國財政虛弱的本質。 以至于后來米國經濟政策越來越奔放,憑著美元結算的全球貨幣霸權地位,徹底不要臉了。 這也是之后華夏幣和歐元漸漸更加被世界貿易所接受的一大原因。 因為所有人都看穿了這幫米國佬的嘴臉,為他們買單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可如果有備胎,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備胎也拿來,以華夏幣和歐元來對抗美元。 這些東西,至少目前跟李晉沒關系,他只需要知道雷漫會倒閉就足夠了。 “如果雷漫成了這一次次貸危機中必須要犧牲的犧牲品,那么當它倒閉的時候,它就是一頭倒下的大象。” “就算是餓死的大象,那骨頭上剩下的肉,也足夠李鍇父子這樣的貪心之輩垂涎三尺。” “更何況,他們本就看好房地產行業,只要接盤雷漫,雷漫手上那價值千億美元的次級信用貸款產品,在李鍇父子看來就是遲早能漲回來的聚寶盆。” “要知道那畢竟是米國,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一次金融危機,會讓他們的經濟蒙受重大損失,但不可能讓整個經濟帝國分崩離析,產業還是在那,只不過是現在不值錢了。” “只要米國全球第一的位置還在,在米國的資產,就是良好資產。” 李晉此時的話并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也的確是李半城后來的投資思路。 只不過前世,次貸危機爆發是在2008年,而那個時候,正是李半城在國內投資的高峰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