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知多知少難知足…… 知情者都是一愣,像阿毛等人,都忍不住擊節叫好:原來如此! 哈哈,黃老師這首歌,就是一把投向侯德建的標槍,想要把他牢牢釘在恥辱柱上啊。 就連平時文文靜靜的蘇虹,都攥緊拳頭:痛快,黃老師的反擊,實在太痛快了! 都說文人殺人不用刀,黃老師是懟人專用歌啊。 侯德建都聽傻了,臉上的表情,隨著黃鐘的歌曲不停變幻,越變越難看。 這無疑是一首具有流行元素的歌曲,很可能會流行開來。 而歌曲背后的故事,也肯定會被傳唱著所津津樂道,那他侯德建成什么了? 可是他偏偏又只能乖乖坐在這里,老老實實聽著,根本無力去阻止。 面對周圍熟悉他的人,投來熱辣辣的目光,侯德建無力地垂下頭。 他敗了,徹底地敗了,敗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臺上的黃鐘一邊唱著,一邊看著臺下的侯德建,對方的表情,盡收眼底。 黃鐘搖搖頭:還是沒有醒悟啊,你不是敗給我,你是敗給自己,敗給自己糟糕的人品。 等到黃鐘一曲唱完,臺下歡聲雷動,大學生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曲風,感覺到無比的新鮮,所以一點也不吝惜他們的掌聲。 倒是領導們都不大滿意:什么玩意,鴛鴦蝴蝶,這些東西,以前不都是批判過了嗎? 黃鐘躬身致謝,然后他還有話說:“諸位來自港臺的前輩、同行和朋友,謝謝大家花費寶貴的時間,對于流行音樂,我有一點自己的淺見,請諸位指正。” “毫無疑問,港臺地區,流行音樂起步早,現在已經進入碩果累累的收獲期。” “而國內,則剛剛起步,但是我想說的是,流行音樂的未來,在國內。” “因為我們有著最廣泛的聽眾基礎,我們有著最遼闊的山川大地,有著豐富的民族瑰寶,這些都會成為流行音樂的源泉。” 黃鐘沒有自夸,也不是自大,而是實事求是:“所以我們今天,不是要決出一個高下,排一排座次,我們在這里濟濟一堂,是為了促進整個華語樂壇的發展與繁盛,是為了讓我們華夏的音樂,有朝一日,也能夠步入世界音樂的殿堂。” “愿我與諸君共勉!” 臺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大學生們是被黃鐘的話所激勵,他們本就是風華正茂激情澎湃的年紀。 同行們更是贊許小黃老師所站的高度,他們還局限在國內,寶島以及港島的時候,黃老師的目光,已經投向世界。 你所擁有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決定你的成就。 就連顧先生這樣的大家,都忍不住發自內心地為黃鐘這位小友鼓掌。 希望有生之年,他也能目睹這種盛況,那該是何其壯哉! 等到掌聲平息,黃鐘也正準備下臺,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不甘心失敗的侯德建又站起身,大聲說道: “黃先生,你講的很好,目標也很遠大,可是如果沒有具體的行動,那算不算好高騖遠?坐著談何如起來行?” 侯德建覺得,自己必須還擊,不然的話,被一個年輕后輩壓得抬不起頭來,以后在音樂圈就真沒法混了。 正好他覺得黃鐘在臺上唱高調,給了自己一個反擊的機會。 黃鐘則毫不客氣地反問:“侯先生,你怎知我沒有行動?” 侯德建沒有回答,而是攤開雙手,意思已經非常明顯。 至此,兩個人終于短兵相接,開始最后的決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