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跑偏的大議禮-《家兄宋太祖》
第(3/3)頁
所以這事兒其實也沒什么好討論的,就官家仁德就完事兒了,大家比的就是誰拍馬屁能拍出花來。
這年頭的知府也不可能有人有那么大的膽子會假災情之名義私吞軍糧,誰敢這么干那些牙兵非得把他全家放風箏不可。
北宋中后期倒是有可能。
眼下,朝中文武,尤其是朝中的文官們,談論最多,爭辯的最為激烈的事情,居然是他找王溥寫的那個評書和戲文。
也即是李存勖和李嗣源誰應該是白臉誰應該是紅臉,誰應該是好人誰應該是壞人,誰應該是明君誰應該是昏君的問題。
反正這倆人都不算是壽終正寢,結局上看倆人肯定都不是那種沒爭議的圣主了,以至于這個事情本身還真就有這個討論和發揮的空間。
一開始還是和善的文學、史學交流,不過后來大家互相之間討論的特別激烈,甚至不惜在政事堂就公然的吵架,這,卻是連趙光美都有點意想不到的了。
甚至就因為這個戲文,的修訂,其實進而反過來已經又影響唐會要,這種正經史學的修訂了,進而這事兒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朝堂上的一個大爭端。
百官們連淮南賑災的精力都分出來掰扯這點破事兒上來了。
當然,事到如今誰都看得出來,這哪是在爭論什么故事啊,分明已經是一場大議禮了。
史這個東西,畢竟是后人寫給后人看的,史學,史料,這東西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些史料背后所承載著的史觀,如何去評價李存勖和李嗣源,這里面牽扯到一個史觀的問題,而史觀的本質又是政治生態觀。
本來么,趙光美就是想把現有的殘唐五代史,給改成楊家將那樣膾炙人口的評書和戲詞,大綱那是趙光美整的,又找來了王溥主筆。
那王溥畢竟是進士出身,文筆沒的,又當過樞密使,至少紙上談兵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再加上他又編寫了唐史,肯定是最懂歷史啊,那這履歷、經歷、閱歷,不比羅貫中強多了?事實上他按照趙光美的大綱認真寫,寫出來的東西還真就不比三國演義來得差。
不管是評書還是戲曲,這部由王溥創作的殘唐五代史現如今都已經是大受歡迎,朝野上下對此也有共識。
前半段本來好好的,然而到了中后期李存勖重用伶人,李嗣源率兵反叛這一段的時候,這個事兒突然就鬧起來了,因為傳統史觀中其實一直都是,李存勖是暴君獨夫,丟下實乃咎由自取,而李嗣源才是個好人,是仁德君王的。
這其實是一直以來的文人史觀,也是符合儒家那一套價值觀的,親賢臣,遠人么,伶人不讀書,自然就是人,這都已經快把李存勖歸到漢靈帝那個檔次去了。
可這樣的話,這戲根本就不用演,光是傳出點風來軍中的將士們就受不了。
憑什么兩拒契丹,又滅梁、滅蜀的李存勖不是英雄?
那李嗣源,他干了啥了?什么特么的休養生息,與民生聚,那后唐不還是照樣完蛋了么?
憑什么他一個起兵造反的亂臣賊子反而還成了仁德君主,這得通么?將士們樸素的三觀都接受不了這個事兒。
再這樣的本子趙匡胤也不能過啊,李存勖畢竟是被兵變搞下臺的,本質上其實還是驕兵驅主帥,悍將逐君王,趙匡胤現在最怕的就是這十個字。
這戲,可是給將士們看的。
這牙兵造反的事兒怎么還能美化呢?李嗣源要是好人,那他起兵造反難道還是對的了?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趙光美起的這個頭,趙匡胤又在后面推波助瀾,所以那后面才會有一部分文人揣摩上意,開始就此事去逼迫王溥,這一逼,又直接逼出來一個大團,然后,就這樣了。
這事兒現在早就不是戲文的事兒了,而是皇帝到底該不該重賢臣,遠饒問題。
然后趙光美就莫名其妙的也給拉下水了:特娘的誰是賢臣誰是人呢?來來來你給我明白一點。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连城县|
民丰县|
志丹县|
定兴县|
中牟县|
镶黄旗|
达拉特旗|
都安|
防城港市|
新建县|
宁夏|
娄底市|
安吉县|
曲水县|
如皋市|
伊川县|
江北区|
张掖市|
佛山市|
沾化县|
青岛市|
原阳县|
大姚县|
楚雄市|
青河县|
仁化县|
平江县|
天长市|
洱源县|
黔江区|
兴山县|
铁岭县|
沁阳市|
都兰县|
道孚县|
广饶县|
嘉义县|
客服|
滦南县|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