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人的智慧-《家兄宋太祖》
第(1/3)頁
淮南,宿州府。
趙光美背著個手,讓身后的侍女給自己時時刻刻的撐著一把大傘,還有人一直在給他扇著風,然后穿過泥濘的田間,走向高處的一個山頭,放眼望向這漫無邊際的水淹田。
“多好的田啊,就這么被水給淹了,這可真是,太可惜了啊。”
一旁,陪同著趙光美的沈義倫和宿州知府常頃一臉羞愧地低下了頭。
沈義倫道:“臣無能,致使災情始終沒能得到緩解,百姓尤有餓死,還要讓殿下親自來此監察,實乃萬死之罪。”
“沈大哥何必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呢?這又怪不得你,出來之前王溥跟我過一句話,他,歷朝歷代賑災,什么時候沒有過幺蛾子呢?我覺得他的很對。”
沈義倫聽趙光美管他叫大哥,不由得也是心頭一暖,他是趙匡胤的府臣出身,以前是管歸德府的財物的,換言之就是趙匡胤的私人會計,跟趙光美他們自然也就很熟了,畢竟趙光美的時候,都是管他要零花錢的。
然后又苦笑道:“然而臣這次賑災,幺蛾子卻是比歷朝歷代都要多啊。”
“那也是我大哥的錯,哪能賴得到你身上呢?我這次之所以來,就是給你撐腰來的,這事兒啊,不怨你。”
事實上趙匡胤這一次還這是好心辦壞事,或者他還是太沒經驗了,想到啥就做了,根本就沒有考慮一條善政所能帶來的將是多么大的惡果。
歸根結底,還是那個詔書:“受災地區就地開府庫,挪用軍糧賑災,此事定為成例,再有災情,開倉無須上奏。”
趙匡胤這可完完全全是出于一片仁德之心啊!
趙光美很生氣啊,滿朝文武,居然沒人看出這條命令背后的麻煩么?怎么沒人諫言?我大哥不懂,你們也不懂么?
都特么是沽名釣譽之輩!
因為如此一來,本是為了提高效率而設置的權宜之計,卻因為太權宜了,以至于流程、手續都不全,最關鍵的是賬目根本對不上,這其中無形給那些貪官污吏創造的發財機會,太大太大了。
本來,各個軍中就都有空賬,假賬,甚至是吃空餉的現象,軍中到底有多少糧,報上來的那個賬往往都有水分,倒賣軍糧這種事更是屢禁不絕,賬上這糧食是十萬石,可實際上也許就只有五萬。
這時候來個文官來提軍糧。
來來來,給你給伱都給你,看好了哈,我這可是十萬。
至于查賬,宋初的地方州府在駐邊禁軍面前,哪有那么強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了。
糊涂賬才好做手腳么,畢竟,救災如救火么,真要扯皮的話,這得耽誤多少工夫?耽誤這么多工夫,災區得死多少人?
所以么,人家是多少,就硬著頭皮當多少先收下,然后再往下發。
各府的府庫,州糧,也是有虧空的啊,這么好的機會,不把以前的舊賬平了,等著將來查漳時候失火燒倉?
既然都是糊涂賬,這賑災的過程中,大大經手聊官吏,這簡直是不拿白不拿,不貪白不貪啊,有幾個人能抵制得了這種誘惑?
沈義倫作為欽差使者,想要清查賬目,嚴打貪官污吏,卻愣是發現根本查無可查。
軍隊方面,我們把糧食都交給文官了啊,你看,軍中現在只剩下一點口糧了,您可得幫我們點好話,這新軍糧可得趕緊運來,現在大災,萬一李煜那頭犯了神經病打過來,那要出大問題的。
缺糧?肯定是那些文官,他們這些貪官污吏太壞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大人您,您懷疑誰,我現在就帶兵去砍了他。
文官方面,我們這軍糧取的時候數目就是不對的,那賬目全是假的,而且全是以次充好,還有些干脆摻了沙子,咱們救災急迫,沒有細細的核對賬目,但總之,都是那幫兵痞們在偷軍糧啊,大人您可得給我們做主,我要給官家上奏,好好地參一本,這些越來越無法無的邊軍!
然后沈義倫就發現他查不下去了。
他的威望又根本不足以直接壓服軍政兩界,這個事兒,就只能稀里糊涂的過去。qqxδne
州府和軍隊都平了賬,一大半以上的軍糧不翼而飛,朝廷卻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至多是秋后算賬,不過這秋后的賬目到時候還能不能算得明白,那就只有知道了。
反正災民這邊是民生益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餓死人了,這年頭的淮南還是邊區,自然不敢讓他們亂起來,這不,趙光美和王溥就來了么。
“這么好的田,卻糟了水災,就這么淹著,實在也是太可惜了,常知府,咱們宿州被淹沒的良田,一共是多少畝啊。”
“回殿下,大約是二十萬畝。”
“二十萬畝,每畝地給兩貫錢的話,就是……四十萬畝,你能把咱宿州的災田都買過來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荔浦县|
易门县|
九龙坡区|
普陀区|
六安市|
红安县|
丹江口市|
绥棱县|
临朐县|
株洲市|
修文县|
汶川县|
全州县|
卫辉市|
阿城市|
黄山市|
昔阳县|
维西|
玉龙|
黄大仙区|
通河县|
洛川县|
万盛区|
新丰县|
西贡区|
深水埗区|
永丰县|
肥乡县|
焦作市|
雷山县|
普宁市|
江源县|
湛江市|
区。|
大连市|
洞头县|
五莲县|
江口县|
麟游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