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母親送到莫斯科讀書,伊萬·亞利山大維奇·岡察洛夫一開始并沒有不情愿,可他膽小又冷漠的性格讓他逃離了人群,在家養成的慵懶任性性格被完全壓抑了,因為學校里不會給嬌生慣養的子弟特殊照顧。
惶然無措的自己隨波逐流,必須端正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在課堂上不許做任何別的事,得吃力地溫習功課。這弄得他滿頭大汗,不斷地長吁短嘆。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上帝對他們的罪孽施行的懲罰。
“您了解我,陀思妥耶夫斯基,”伊萬·亞利山大維奇·岡察洛夫終于說,“要這些耗費紙張、時間和墨水的筆記本干什么?要這些教科書干什么?把一個活生生的學生禁閉六七年,用嚴格的制度去限制他,責罰他,坐在教室里疲憊不堪地做功課,不許跑,不許鬧,不許娛樂,這到底又是為什么?”
“什么時候才生活呢?”伊萬·亞利山大維奇·岡察洛夫喃喃自語,“什么時候才讓這一知識資本周轉起來?況且這種知識有部分在生活中是沒有用的,例如政治經濟學、代數、幾何,我如何把它用在生活上呢?”
“我什么也沒學到,只有疲倦。哪怕是歷史——背誦它,讀它,可是上面寫著:災難降臨了,人類不幸。瞧,人們重新振作起來,不斷地工作,干活,忍受著千辛萬苦,盼望好日子來臨。好日子終于來了,歷史也該歇一會兒了。可是不行,天空又出現了烏云,建立的大廈倒塌了,又得不斷地工作,干活……好日子不常在,迅速過去。生活奔流不息,不斷向前流去,沖毀一切。”
“詩歌——詩歌倒還不錯,不會背叛任何人,對一切人微笑,年富力強,對生活充滿了希冀,渴望為民造福、犧牲自我、積極行動。人的心臟、脈搏激烈跳動、感情沖動、言詞激越,眼睛里流著甜蜜的淚水。可是——”
“我也只是看一看。知識和生活并不相干,學得再多,腦袋存放的依舊是各種僵死事件、人物、時代、數字、宗教以及與任何事物都毫無關系的政治經濟學、數學等其他真理、問題、原理的復雜的檔案庫。”
“一個按不同知識部分分卷分冊拼湊而成的圖書館對于生活有何裨益?”
“說到底,人的生活不就在他本身嗎?……一個人生活和活動的領域在他本身,所以只要照顧好自己生活的藍圖就好了,在這個藍圖里就有取之不盡的智慧和詩情,用不著書本和學問的幫忙。”
“您這是謬誤。”
“您也這么認為?”伊萬·亞利山大維奇·岡察洛夫的態度一瞬間冷淡下來,冷漠麻木地看著烏發蒼白的少年,“那您既然知曉,能告訴我怎么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