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始皇畢竟是始皇,很快,他的眼神中又泛著光彩,心神動蕩,“后世之人!沒想到后世竟然可以做到如鬼神一般,辟天為幕。只是,不知道這后世,是否還是我大秦世代相傳的基業(yè)?華夏是否還萬古長存?” 【好在,后來我們有了竹簡。竹簡的好處是竹子到處都有,長得也快,取材方便。但不好的地方呢就是太重。史傳,秦始皇嬴政每天要批閱的奏章按照重量可以用石來計(jì)。石是那時候的計(jì)量單位,換算下來,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說我們的始皇大大,一天就要批改幾百斤的奏章。想象一下,幾百斤搬來搬去,展開來又卷起來,手都要斷了,真的是好累的。】 仙畫中的女聲變得語調(diào)輕快,詼諧之極。而眾人眼見一叢又一叢的竹子被砍下來,被削成了竹片,又變成了上面鐫刻有文字的竹簡。 咸陽宮內(nèi)。 所有人都沉默了。 剛剛的猜測沒過幾秒就成了真。 蒙毅和李斯惶恐的躬身:“陛下功秋蓋世!大秦必萬古長存!華夏必萬古長存!” 這女子路小柒的語氣對始皇似乎多有調(diào)侃,實(shí)在是大不敬! 嬴政淡然一笑,這后世之人既有這樣的手段,可與仙家媲美,對自己不敬也在情理之中。他早就把情緒轉(zhuǎn)移到了竹簡上,不得不承認(rèn),這仙畫說得對!他每日批改的奏章加起來,估計(jì)可以堆成一座山丘。 只不過,他可不用自己搬,自有內(nèi)侍代其勞。 只是不知道這女子口中的“紙”為何模樣,聽上去似乎很厲害的樣子。他眼中閃過幽思。 而咸陽街頭的人已經(jīng)從一開始的跪伏狀態(tài)變成了好奇觀看,看到這里,欣喜的道:“原來這就是竹簡!” “這上面就是文字!” 秦朝的時候,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機(jī)會看到竹簡長什么樣的。只有貴族,才有認(rèn)字習(xí)文的機(jī)會,平民偶爾能有那么幾個。至于庶民,想都不用想。這是很多人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竹簡,也見到真正的文字。 甚至有人涕流滿面:“原來竹簡就是這樣!” 當(dāng)然,這是在都城之內(nèi)的人才有這樣的覺悟和追求學(xué)問的心思。在大秦廣袤的田間地頭,農(nóng)夫們只是笑了起來:“原來皇帝每天也這么辛苦!” “可不是?一兩石的東西,搬來搬去,手真的要斷。” 而實(shí)際運(yùn)用律法的小吏目們對上面所說的“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更敏感——這“斤”是不是就是之后的計(jì)量單位? 漢朝。 在簡單討論完“仙人”的身份之后,漢武帝劉徹對嬴政深深共情了。誰說不是呢?竹簡實(shí)在是極為笨重,極為不便!想當(dāng)初,他看東方朔呈上來的自薦,看了整整兩個月!那竹簡堆起來能堆滿小半個房間。 他長嘆一聲,覺得自己實(shí)在是過于辛勞,同時心里也起了好奇。后世之人稱秦始皇,不知道自己百年后的廟號會是什么,又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樣的評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