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女帝話音剛落,原本還似笑非笑的段云袖,神情也變得緊張無比。 原本輕松的氣氛,迅速轉(zhuǎn)為沉重。 這才是女帝召見梁蕭的原因。 一介布衣,處江湖之遠(yuǎn),卻能指點江山,甚至斷言大周有亡國之兆。 若是讓端木家知道了,肯定第一個跳出來,給梁蕭安個誅九族的罪名。 也正是那份應(yīng)對之策,讓女帝深信,梁蕭是有心報效國家的。 梁蕭不緊不慢,反問道:“陛下,我朝開國至今,已有幾年?” 女帝答道:“五十五年。” “五十五年,原本還只是一個朝代的上升期,而今天的大周,卻仍是百廢待興的光景,與王朝末期何異?” “王朝末期?”眾人一愣。 梁蕭這才鄭重解釋。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武朝崩潰之后,群雄并起,百姓飽經(jīng)戰(zhàn)亂,人口銳減,最終由高祖取而代之,定號大周。大周立國之初,也是高祖和世祖與民休養(yǎng)生息,鼓勵生育,才讓大周人口恢復(fù)到武朝水平。” “在王朝的初期,國家也像前朝立國之初一樣,地廣人稀,朝廷長期鼓勵民眾開墾荒地。按常理,一直以來,國家缺的是人,而不是土地。但陛下也應(yīng)該清楚,大周與武朝的情況截然不同,有大量的官紳依然在掌握著海量土地的同時,不斷以各種方式兼并底層百姓的土地。” “這樣就造成了詭異的現(xiàn)狀,土地兼并非但沒有因為王朝初期的天時地利人和而緩解,對比前朝,反而日益加劇。無論這些開墾荒地的百姓有多努力,每逢天災(zāi)人禍,他們都會破產(chǎn),辛辛苦苦開墾的土地,又被迫賤賣出去,周而復(fù)始。” 女帝若有所思,問道:“你認(rèn)為,土地兼并是造成大周亡國之兆的根源?” 梁蕭搖頭道:“陛下,所謂的土地兼并,其實根本只是表象而已。” “表象?” 女帝和段云袖、諸葛暉對視一眼,三人都難掩好奇。 不在廟堂,能意識到土地兼并這種危害,已經(jīng)證明此子見識非同尋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