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他小將領無所謂,但這三人點名要:朱閔,盧升,孫堪。 朱閔是劉墨的結義兄弟,這不用廢話。盧升是朱閔的兄弟,兄弟的兄弟也就是兄弟。孫堪嘛,劉墨曾經資助過他,在星羅也共事過一段時間,相互欽佩。 有這三位將領的輔佐,劉墨定能在未來的戰事中獨當一面。 六皇子對劉墨的偏愛就不用多說了。當年以下犯上,綁架白承宗,娶敵國親王子女,不聽命令,私自領兵前往星羅。 這一樁樁,一件件非但沒有計較,還給了江浙總督之職。 要幾個手下,一句話的事。 而且,六皇子不止派了這三位將領,更是讓大大小小二十余名士官,外加五百精兵隨行,輔佐劉墨。 劉總督深感恩寵,也不含糊,六皇子派來的將領一到,他便將手下所有軍隊編成了四大營。 沒看錯,四大營。 朱閔為指揮使(正師級),統領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人數在兩萬的主力部隊:五軍營! 孫堪為指揮使(正師級),統領清一色重騎兵,人數在七千的三千營。 盧升為守備,統領攻城部隊為主,人數在一萬人的健銳營。 以及趙大為千總,統領斥候為主,輕騎兵為輔,人數在四千人的先鋒營。 趙大可以當軍官?那是必須的。 跟了劉墨那么久,忠心耿耿,也上過戰場,殺過敵,人也機靈,培養成為將領有啥問題。 招募了新兵之后,劉墨麾下總兵力達到了四萬五千。 如何訓練新兵,那將會是四位將軍的工作,劉墨只提出了一個要求: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關于將領,劉墨則將背得滾瓜爛熟的一部古典軍事著作,也是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傾囊相授。 仗要么不打,打則必勝,管他對手是誰。 同時,為了自己的安全,應對館花宮的刺客,劉墨安排這四位將軍輪流值夜,充當保鏢保護自己。 時光匆匆,很快就來到金秋九月。 由于太忙碌,劉墨連大夏人很重視的中秋節都沒過,也沒舉辦中秋詩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