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好好好,我們還是騎車去吧,不遠(yuǎn)的。” 王昊扶起了那輛有些老舊的自行車。 寧天也不嫌什么,跟著去了。 對于直善意對待自己的王昊,寧天并不介意和他去吃頓飯,反正陸家的事也沒有急切到今天必須解決,遲天去也沒關(guān)系。 …… 入了夜。 南郊個不起眼的巷子里,幾張塑料桌椅、個燒烤爐、輛三輪車就支起了個燒烤小攤子。 正是晚飯時間,應(yīng)該是人流最大的時候,可這個支起的燒烤攤上沒什么人。 對頭發(fā)花白的夫妻,滿臉疲憊,守著空蕩蕩的攤子嘆氣。 “唉,苗苗的學(xué)費還差三萬就補(bǔ)齊了,結(jié)果出了這檔子事,這可怎么辦啊?” 妻子張圓臉耷拉著愁緒,沾了面粉的手在圍裙上搓了又搓,數(shù)著零錢盒里的錢,搖頭,“那群人說了今天要來收保護(hù)費,可個月萬,太貴了……” 丈夫臉上的皺紋很深,雙手都是勞動人民的模樣,黑乎乎又粗糙,他抽了口煙,最后道,“實在不行,我們搬個地方吧。” “我們搬了,總不能下個地方還有人收保護(hù)費。” 妻子點了點頭,“真的不行也只能這樣了。” 他們好不容易才在這里站穩(wěn)了腳跟,如果換個地方又要從頭開始,他們其實都不想走。 這對夫妻正是王昊的父母,王安平和劉金鳳,兩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也沒什么技術(shù),就會手燒烤的手藝。 在兒子王昊考上西北的大學(xué)后,兩夫妻也跟著來了,就在西北南郊這邊的條巷子里擺起了燒烤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