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3章 “升官發財死老公?老公是啥?” “你笨啊,后面是陛下死后娘娘的快樂,老公肯定是指陛下了。” “那陛下是娘娘的夫君,天幕怎么說他是老公?” “可能陛下比較老?” “有可能,聽說陛下比娘娘大十幾歲呢。” “不止大十幾歲,娘娘嫁給陛下的時候,陛下還是個窮光蛋呢。” “哎呦,那娘娘為啥嫁給陛下?又老又窮,圖啥?” “圖陛下有真龍之相?” 巨大的卷軸在天上鋪開,九州大地為之沸騰,此時并非農忙季節,百姓們很清閑,見天幕出現,便呼朋喚友圍在草垛處,興高采烈討論著劉邦與呂雉—— “這個我們愛聽,天幕多說點!” 這個不僅百姓愛聽,被劉邦收拾得為數不多的異姓王更愛聽—— “陛下死了?!” 彭越垂死病中驚坐起,伸手接過湯藥,一口氣連干三碗。 ——很好,他現在感覺自己不是病脫相的垂死之人,而是戰無不勝的梁王彭越! “簾子打開!” “全部打開!” ——他要看看這個把自己剁成肉泥分給諸侯的人究竟是怎么死的! “哼,連枕邊人都在開心他的死,可見此人有多不得人心。” 英布把玩著匕首割著烤肉,就著匕首送到自己嘴里,侍者斟滿酒,他砰的一聲把匕首插在幾案上,騰出手接酒盞,而后一飲而盡。 “好酒。” 英布嘖了一聲,“再來一盞。” “今日是個好日子,當不醉不歸。” 淮陰侯韓信已死,梁王彭越病得起不來,陛下也老得快死了,放眼天下,他已經沒有敵手!1 ——陛下若死,他便能有無數可能! “陛下......陛下怎能死!” 戚夫人梨花帶雨,“取筆來,我要給陛下寫信。” ——她的如意尚未當上太子,陛下萬萬不能死啊! 陛下死了呂后快樂? 哼,死了男人居然還快樂,簡直沒人性。 戚夫人一邊埋汰呂雉,一邊哭哭啼啼給劉邦寫信,催促他早些回來修養身體。 ——陛下是她的靠山,萬萬不能倒啊。 蕭何往天幕處瞧了一眼,又很快收回視線。 該來的總會來,看也無用,還是先與留侯將科舉制度推演好。 雖說推行科舉制度早了些,百姓尚未吃飽肚子,哪有多余的錢財去識書知禮?縱然推行下去,只怕也選不到幾個官員。 但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天下初平,大漢根基未穩,功臣宿將也一樣,他們尚未盤根錯節勾連一起,哪怕抵制科舉,但不過是一捧散沙,呂后施以高威,再有他與張良循循善誘,兩方協作下必能將科舉制度順利推行。 若再放一放,等一等,等兩三代之后,等百姓們吃飽肚子,功臣宿將們的地位也就徹底穩固了,代代聯姻,盤根錯節,只要有人在朝堂振臂一呼,他們便敢挾眾逼天子。 可誰又能保證那時的天子是否如呂后一樣有變法的決心?如呂后一樣精明強勢? 若不如呂后,變法必然失敗。 當然,縱然如呂后一般,為了推行科舉也會對朝臣們做出巨大讓步,否則根深蒂固的朝臣們憑什么讓天子推行這個對自己極其不利的政策? 與其賭未來,不如趁現在。 時間雖說早了些,但可以先把章程定下來,有才之士去科舉,無才之人去種地,各不耽誤。 且他們都是泥腿子出身,知曉農民的不易,也知道當官并非紙上談兵,能給百姓們做實事的才是好官,所以他們在張良定下的原有的科舉制度里又添了許多,比如說糧食收成好,比如說能改進農具,能改變水流。 ——這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人才,一旦選出來,就能造福一方。 蕭何繼續與張良商議科舉細則。 張良心思全在科舉制度上,天幕的話左耳進右耳出,對他毫無影響。 ——不慌,呂后比陛下小很多,哪怕陛下駕崩了,他的科舉制度也能推得下去。 “父皇.......” 劉盈凄凄慘慘戚戚,“您是真龍天子,大漢的支柱,您怎能死呢?” “殿下,眼下不是您傷心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