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昌明也是如此。 他的父母都沒什么文化,在城里干著最苦最累的活,幾年舍不得買一身衣服,過年回家的時候,卻總會給他帶去一雙新鞋,然后拉著他的手說,一定要好好學習。 后來他長大了,遠離家鄉,考上大學,還進了央視,有了編制,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做題家。 父母卻漸漸老了。 他還記得自己前年買房的時候,老爸從口袋里拿出一張皺皺的存折放在他手里,語氣里還帶著些愧疚,“我和你媽沒什么本事,一輩子就攢了這么點錢,給你湊一湊吧。” 那時候王昌明還不懂事,也曾怨恨過為什么自己的父母沒本事,一輩子只攢了那么點錢,害得他要背那么多年的房貸。 這兩年,他結了婚,有了孩子,才知道原來養活一家人要花這么多錢。 跟著又產生了一個疑問:一輩子賺不到多少錢的老爸,是怎么把他供到大學的,甚至還有余錢,給他湊首付? 王昌明漸漸明白了那個男人的不容易。 可他卻再也回不去家鄉了。 每年和父母見面的日子,似乎也只剩下了那短短的七天年假。 家鄉于他,再也沒有了春夏秋。 好在父母還不算太老,每次王昌明打電話回家,老爸總是中氣十足地說自己一切都好,然后聊不了幾句,就把電話塞給他媽。 這讓王昌明多少有了幾分安慰。 可這支廣告卻仿如一根小刺,在他的心里猛地戳了一下。 他的父母會不會也如廣告里一樣,說謊騙自己,就為了不讓自己擔心? 王昌明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 “小王啊,今年怎么樣,有滿意的片子嗎?”主任的聲音在背后響起,打斷了王昌明的思緒。 “哦,有的,主任,”王昌明連忙站起身道:“今年的公益廣告質量非常不錯,最出彩的是一支表現空巢老人的廣告,我覺得很有希望爭取今年的最佳創意廣告獎?!? “這么出彩?”主任聽王昌明如此夸贊,有些驚訝道。 “主任,我覺得這支廣告創意還在其次,最難得的地方是關注到了空巢老人這個現象,”王昌明解釋道。 “所謂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生活艱難,孤獨無依的老人,這樣的老人在天朝已經越來越多,如何養老在將來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為什么不請保姆呢?”一個女聲突兀地插了進來。 “小李,”主任招呼道。 名叫李兆的女生走過來道:“哪有你說的那么嚴重啊,我不也不在我爸媽身邊嘛,好女人志在四方,哪能一直陪在父母身邊呢?!? “是是是,大小姐,你最有志氣了,”主任調笑道。 “本來就是啊,”李兆說得理所當然,“孩子在外打拼,父母請保姆照顧,周末開車回去看看就好了,不都是這樣嘛?!? “呃,”王昌明差點被她噎死,半天說不出話來。 是啊,我小時候是留守兒童,現在我背著三十年的房貸,我的父母在鄉下成了空巢老人,你問我為什么不請保姆? “你那邊怎么樣?”主任問:“有什么有意思的片子嗎?” 李兆笑道:“還真有,有一個叫《媽媽的等待》的片子,特別有意思,哎,你知道導演是誰嗎?” “誰啊?” “江瑜!” 李兆興奮道:“《失戀33天》就是他拍的,我查了一下,原來他不光拍電影,還會廣告,而且他拍的廣告都特別有意思!” “人年輕,長得又帥,還有才華,哎,簡直就是我的理想型……”李兆說著直接犯起了花癡。 主任也見怪不怪了,笑道:“是江瑜拍的嗎?拿來我瞧瞧,我倒想看看電影導演拍廣告,到底有什么不同。” 導演界也是有鄙視鏈的,一般來說,電影導演逼格最高,很少出來拍廣告。 一旦哪個知名導演親自出手拍攝廣告片,那一定是轟動廣告界的大事。。 整個廣告界的同仁都會過來圍觀一下,看看電影導演的思路和自己到底有哪些不同。 “好啊,你來我工位,”李兆答應著:“哎,走啊,老王,發什么愣?”她見王昌明站在原地沒動,便開口招呼道。 “哦,我就來,”王昌明回過神來,跟著走了過去。 李兆回到自己工位,點開了文件夾,找到那支廣告,回過頭俏皮笑道:“準備好哭的準備了嗎?開始了哦。”說完便點擊了播放。 只見一個穿著白裙、扎著馬尾辮的年輕媽媽站在廣場中間,身后是大幅的標語:少生優生,幸福一生。 “噠噠噠,噠噠噠……”伴隨著純凈的鋼琴聲,女人的哼唱聲響起,安靜,慵懶,又帶著點淡淡的憂傷。 一個系著紅領巾的小不點跑入鏡頭,媽媽接過他手里的書包,倆人開心地追逐玩鬧著。 鏡頭跟著倆人的身影向前平移。 媽媽向前走去,孩子卻調皮地向后蹦跳著出了鏡頭,等他再次跑入鏡頭的時候,已經長成了一個小小少年。 少年頑皮地向前跑去,媽媽在后面追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