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聲。 卻是將此事揭過。 陸青峰松了口氣。 他犯得可不僅是欺君之罪,在西游時空當中,更是跟著那位孫大圣一起,偷吃了無數蟠桃、金丹,九大圣反天鬧出好大動靜也有他一份。 雖是虛幻。 但對于玉帝這等層次的人物來說,只怕也沒甚分別。 “玉帝這一關過去。” “卻還有花果山那一關。” 陸青峰稍稍松氣,卻還有憂患。 一時苦笑。 西游時空中得盡了好處,借助金仙法身在現實中也擢取萬千實惠,一舉證道金仙。但惹下的麻煩也不少。如今成就,一一都要解決。否則因果牽系,只怕禍端不小。 “謝陛下不罪之恩。” 收攏心神,陸青峰向玉帝躬身又是一拜。 玉帝擺擺手,不提這茬,朗聲道:“金仙成就,往后有兩條道路可走,真君可曾想好要走哪條路?” 聞聽此話。 陸青峰身體繃直,看向玉帝:“小臣不知。” 他有《黃庭經》在身,有‘點化’大法,無須師長言傳身教、答疑解惑。但跟前這位陛下,可是三界當中數一數二的大能,有他指點,不知是多少金仙夢寐以求。 陸青峰自然也不例外。 洗耳恭聽。 玉帝見狀,便朗聲道:“修成金仙,一縷金性成就,元神烙印寄托大道,只待與大道本源徹底融合。成就之后,道果、慶云、不滅靈光合一,從此便可不朽不壞,駐世長存。” 初晉金仙,一般就處在這個階段。 陸青峰亦是如此。 他在洪荒中修成金仙,元神烙印初步寄托大道,還未徹底融合。但這只是水磨工夫,少則數百年,多則數萬年,便可完成。 水到渠成罷了。 現實中也是這樣。 雖然未曾修成金仙,但境界不差,觸動大道,元神烙印便也寄托于大道之上,初步不朽。更與道近,修行參悟全都有如神助,如飲水喝茶般輕松寫意。 真正晉升金仙之日不遠。 但這只是金仙第一步。 第二步、第三步該如何走,陸青峰眼下還沒有具體概念。 “第一步之后,有兩個方向。” “其一,吸收他我化為自我,而后明悟‘我之為我’。如此一來自然就達到諸界唯一,得無諸天偉力加身,苦海不沉,殺而不死,登臨太乙之境。” “其二,走‘極道’之途。這一道路,須得‘得道真意’。后天大道往往都能升華到好幾條先天大道,所以其大道真意繁雜,本性不夠純粹,如火行大道,除了至陽至剛之意,還有毀滅、陰陽、殺戮等真意蘊含在內,這就是其不如先天大道的緣由之一。修煉后天大道的金仙,就是要將這些真意參悟透徹,最終融于一道,達到‘萬法歸道’的層次。此為‘極道’,又喚作‘至道’。” 玉帝口中朗朗,將成就金仙之后兩條道路展現在陸青峰眼前。 “他我自我,我之為我。” “極道至道,得道真意。” 陸青峰聽得入神,想的入神,只覺玉帝雖說的分明,但聽完之后,卻又覺得云山霧罩,難以望見。 低頭凝思半晌。 陸青峰抬頭看向玉帝:“敢問陛下走的是哪條道路?” 不論哪條路,只要能修成玉帝這個層次,陸青峰便心滿意足了。 “朕?” 玉帝笑了笑,道:“朕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立地成就神圣之境,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想來,該是‘我之為我’的道路。” “一千七百五十劫。” “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陸青峰聽得咂舌。 玉帝能執掌三界,諸天共尊,果真不是等閑。 只是。 若是修行‘我之為我’的道路都要歷經如此多的劫數,陸青峰有些遲疑。 他修成金仙,此后駐世逍遙,與家人其樂融融,又何必赴湯蹈火? 許是猜到陸青峰心中所想。 玉帝笑道:“朕修行之法,不與人同。這‘我之為我’的法子,天地間也有不少大能修行,各有不同。如多寶道人,昔日將千般靈寶視為‘他我’,融于己身,明悟‘我之為我’,立地成就大羅業位。又如陸壓道君,將九位兄長視為‘他我’,吸收明悟之后,從此‘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虛門上諾。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島蓬萊隨意樂。’,自在逍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