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直至臨近傍晚的時候,所有藥材都被煉制成了草木灰,足足分類十幾個碗里。 然后繼續(xù)按照金篆玉函的步驟進行下一步,雛丹。 先將兩種藥材的草木灰放入砂鍋,并咬破指間,將精血滴入砂鍋之中。 林平凡本以為精血會在高溫之下,化作蒸汽。 可沒想到的是,精血非但沒有化作蒸汽,反而在落入被灼熱的砂鍋后,如同一滴冷水滴入熱鍋,發(fā)出‘滋滋’的聲響同時,分散成四五顆小血滴。 那些小血滴在不斷的與草木灰融合,原本還是液態(tài)的精血,逐漸的被填充,逐漸固化。 找準好時機,轉為中火,再次放入三種草木灰,液態(tài)的精血繼續(xù)吸收融合,顏色變成了灰黑色,也更加凝固。 不斷隨著雛丹的變化調轉火候,并倒入草木灰。 單單這一個雛丹步驟,就足足消耗了三個小時! 而砂鍋里面的丹藥,已經變得圓潤起來,只是像極了被燒紅的鐵球,由內而外的散發(fā)著灼熱黃芒。 蓋上鍋蓋,轉為武火。 已經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武火淬丹,文火丹成。 武火通過砂鍋加熱,高溫淬煉雛丹,將藥材中的精華徹底激發(fā)出來,而在丹成的瞬間,不但要往砂鍋中注入靈氣,還要要轉為文火。 用靈氣包裹丹藥,保留藥效,文火為了使其緩緩降溫,這樣雙重合一,便不會破壞丹藥的效果,煉制丹藥就成功了九成。 當然了,靈氣的注入,也非常考驗煉丹者本身對靈氣的操控熟練程度。 多一絲靈氣,丹藥便會因為靈氣的強大,從而爆丹。 少一絲靈氣,丹藥就會因為精華流失,成為凡俗中的普通藥丸。 并且,恰到好處的靈氣還要均勻的包裹丹藥表面,才能保證最后的煉丹成功,同時,砂鍋里足有四五枚雛丹。 煉丹者要將僅有的靈氣,平均分給四五枚丹藥,還要保證包裹靈氣仍舊均勻、 所以,最后一步是對煉丹者的極致考驗。 一切完成就緒,就可以關火,讓砂鍋內的余溫溫養(yǎng),使帶著溫度的丹藥冷卻。 而冷區(qū)的過程,會讓丹藥本身浮現出現傳說中丹紋。 所謂的丹紋,就是在整個煉制丹藥的過程中,藥材精華被高溫烘烤,始終保持蒸發(fā)狀態(tài),中途注入的靈氣,就是為了防止精華流失。 從而一部分精華,被鎖在了丹藥外層的靈氣中,當靈氣與丹藥徹底融合,并冷卻后,就會出現丹紋。 有丹紋的丹藥,和沒有丹紋的丹藥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沒有丹紋的丹藥,只有基礎功效,而有丹紋的丹藥,效果甚至可以翻倍,丹紋約清晰越明顯,效果越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