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嬤嬤當然知道,眼前的皇后娘娘有多尊敬自家主子了。 而自家主子,也同樣把這皇后娘娘當成了自己的女兒來看待。 只是,有的事,就是母女之間出不好坦誠。 “太妃她只是遇見了一個故人,多年不見,心里難免悲傷。” “真的沒什么大事,娘娘您不用擔心。” 遇見了故人? 這里來的都是皇親,朝中大臣并不多,這故人是誰? 曾嬤嬤不肯明說,寧宜臻也就沒有再問了。 只是這個問題卻留在了她的腦子里:太妃的故人,年歲與她應該相仿。 那會是誰呢? 國子監副使楊大人乃文英郡主的夫君,自然不可能是他。 禮部尚書袁大人乃太后的人,今日邀請他過來,是為了讓太后放心的。 而且他年紀已過五十,早早的成了親不說,還有妻有妾有兒有女,應該也不是他。 文華殿大學士高大人,那就更不是了。 那算來算去,就只有鹿鳴書院的山長宋之民! 寧宜臻對宋之民真沒有什么印象,更不了解。 只聽說他文才非常好,是大良朝與前太傅齊名之人。 但也聽說此人不熱忠于仕途,而醉心于教書育人。 這書院,本就是宋家的書院,在他接手后光大了許多。 寧宜臻心中有了點數。 “秋月,你把方德言找來。” “是。” 很快,德公公到了:“奴才見過皇后娘娘。” “德公公,本宮跟你打聽一個人,鹿鳴書院的山長宋之民,他的情況你仔細說來。” 皇后有令,德公公立即把自己知道的說了。 “宋山長乃京城人,自小天資過人、學才皆俱,十七歲就中了狀元。” “當年先帝重其才學,點為翰林正六品侍學,替先帝講書。” “可不知為什么,僅僅兩年就升到了正五品的中書舍人,深得先帝喜歡。” “可哪知,就在這風頭正勁的時候,他竟然辭官了。” “不少人問他為何辭官,他說自己不適應官場,覺得還是教書育人比較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