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跟在后邊的鄭馳遠也和唐小北一樣震撼。 他雖然來船塢幾天了,但是新船塢外邊到處都是鏢師把守,鄭馳遠暗示洪濤平想要進去看看,結果洪濤平沒有搭話,鄭馳遠便識趣的沒有再問。 這也是他第一次進入船塢。 對于常年和艦船打交道的鄭馳遠來說,這艘巨艦帶來的沖擊力,比唐小北更大! 唐小北想的是這么大的船可以拉多少貨物,而鄭馳遠的目光則被架設在船頭甲板上的兩座巨炮吸引了。 雖然他不知道這兩座巨炮是干什么用的,但是通過猙獰的外形,鄭馳遠就能感受到巨炮帶來的壓迫感! 在巨炮的旁邊,則是一座座重弩和投石車。 船體的外側還鑲嵌著厚重的鋼板,就算遭到火攻和重弩射擊也不怕。 除此之外,大船的后甲板上,還豎立著一個又高又粗的煙囪,鄭馳遠不用問也知道,這艘船肯定也裝備了蒸汽機,而且通過煙囪的直徑判斷,這艘船裝備的蒸汽機,恐怕比鎮(zhèn)遠二號要大得多。 唐小北和鄭馳遠的注意力都在大船上,但是金鋒只是掃了一眼大船,便把目光看向了船塢其他地方。 首先是船塢的結構。 新船塢足足高十幾丈,雖然有很多佛塔古廟的高度都比船塢更高,算不上大康最高的建筑,但是建造難度卻非常大。 因為船塢的面積太大了,而且為了留出足夠的空間來造船,要求船塢中間必須空曠。看書溂 對于大康之前的建筑工藝來說,根本做不到。 也就是金鋒弄出了混凝土,再加上現(xiàn)代力學結構的設計,才有了這座新船塢。 在大船兩側,鋪著兩道鐵軌,一座巨大的龍門吊停在鐵軌末端。 “新龍門吊好用嗎?”金鋒問道。 這座船塢和龍門吊都是金鋒專門設計的,但是他只是送了施工圖紙過來,施工過程卻沒有參與。 目前來看,船塢主體結構應該問題不大,但是龍門吊好不好用,金鋒卻不知道。 “好用,太好用了!”洪濤平興奮回答:“沒有這座龍門吊,就算能造出這么大的艦船,也絕不會這么快,工期至少要多七八個月,甚至一年多。” 以前船塢造船,沉重的船板只能用人力抬進來,然后再用簡易的架子安裝,有時候光是安裝一塊船板就要忙活半個多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