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我為刀俎,彼為魚肉!-《大魏能臣》
第(1/3)頁
蕭逸征戰沙場近三十年,親手殺的人早已過萬了,見過的死尸更是不計其數,多年經驗積累下來,在驗傷、驗尸上的本領登峰造極,無人可比!
死者男性,四十歲左右,身材修長,不胖不瘦,從尸體的僵硬程度來看,大約死了兩個多時辰,死亡經過還需進一步推測。
第一步,查看死者的雙手,骨節寬大、布滿老繭,但從老繭的位置來看,死者生前并不習武,反而經常使用農具,是一個種地的好把事!
拇指、食指、中指側面沒有老繭,說明死者不經常執筆,或者根本不會寫字!
第二步,看牙齒,外出里進,磨損嚴重,槽牙還缺失了兩顆,說明生前常年咀嚼粗糙食物,甚至啃食過草根樹皮之類!
如果是貴族子弟,自幼**細食物,牙齒會比較整齊,磨損也不會太嚴重的!
第三步,看傷口,后腦處有一大片瘀血,是被鈍器砸出來的,箭簇射入后心很深,傷口卻沒有擴大,身體也是舒展開的。
說明死者先被人從背后打暈,而后在近距離內用弓箭射殺,死前沒有掙扎,也沒預料到有危險,肯定是熟人下的手!
綜上所述,死者并非司馬懿本人,而是一個不知名姓的農家子弟!
估計多年以前,司馬懿在無意之中,發現了這個體型、容貌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的農夫,于是用錢財誘其入府做了隨從,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農夫不知其中有詐,每天能吃飽飯,不用干重活,還有豐厚的工錢可拿,肯定對司馬懿感恩戴德,卻不知這些好處要用性命來換。
兵敗之后,司馬懿帶著這個隨從逃跑,在一個偏僻無人處將其打暈,以弓箭射殺之后,把自己的官印、玉佩塞入其懷中,再用戰馬踩踏頭部,使其面目全非,這樣追兵見到尸體,就會誤以為司馬懿已死了。
而司馬懿早已逃之夭夭,先找個地方躲避起來,待到風聲過去之后,再慢慢圖謀報仇之計!
“呵呵,好一頭狡猾的‘冢虎’啊,果然有幾分本領,不過區區李代桃僵之計,還瞞不過本太師這雙眼睛!
傳令下去,在各處交通要道設卡,嚴格盤查司馬懿的下落,尤其注意臉上有傷的中年男子,這家伙為了隱藏蹤跡,很可能會自毀容貌的!
再頒布一份懸賞令,有殺死、或生擒司馬懿者,賞賜黃金兩萬兩,平民直接授予都亭侯爵位,官員連升三級!”
“諾!”
誰不想升官發財啊,命令下達之后,數萬玄甲軍聞風而動,在方圓百里之內拉網式大搜索,村莊、樹林、山洞……凡是能藏身的地方都不放過,就是一塊石頭也要砍三刀!
降兵也都重新審查一邊,凡是臉上有傷的都挑了出來,派認識司馬懿的人,一個個的進行查看,絕不使有漏網之魚!
說來也奇怪了,這般密不透風的大搜查,整整一天一夜下來,仍不見司馬懿半點蹤跡,這家伙上天入地了不成?
第二天中午,有消息傳來了,雖然沒抓到司馬懿,可士兵們在一座隱蔽的山洞中,發現了曹丕的棺槨、以及其他的東西!
蕭逸不敢怠慢,一面派人把棺槨,以及發現的東西都運回來,一面下令搭建靈棚,準備隆重祭祀一番!
按道理說,皇帝駕崩之后,當身穿金縷玉衣,以七層棺槨入殮,文武百官隆重祭奠之后,再以黃腸題湊的規格葬入帝陵之中,陪葬品、殉葬人就更不用說了。
可惜以上說的,曹丕一樣也沒享受到,人剛死就被制成了‘咸魚’,因為局勢比較混亂,弄不到金縷玉衣、七層棺槨這些東西,只好用普通松木棺材入殮了。
也沒時間進行祭奠,棺槨就隨著叛軍一路北上,途中飽受顛簸之路,還被大雨淋了好幾次,如果曹丕泉下有知,非得再被氣死一次不可!
決戰之前,司馬懿派幾個心腹人,把棺槨藏在了山洞中,想著奪取渡口之后,再行送到鄴城去,以為先皇發喪為名,召集河北士族集團圖謀大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商水县|
许昌县|
白朗县|
汤阴县|
碌曲县|
枣庄市|
蕉岭县|
阿勒泰市|
昌乐县|
柳江县|
乌什县|
织金县|
沙田区|
日土县|
海兴县|
黄骅市|
民乐县|
阜新市|
桓台县|
舟山市|
连州市|
乌拉特中旗|
泸定县|
顺昌县|
宿松县|
襄垣县|
昭苏县|
呼图壁县|
瓮安县|
开鲁县|
玉溪市|
五常市|
饶阳县|
嘉义县|
尼勒克县|
乐陵市|
平山县|
宁南县|
太原市|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