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隔代遺傳!-《大魏能臣》
第(1/3)頁
登高臺,望蒼穹,寒風呼嘯,雪花飛舞,疑似玉龍相斗!
登高臺,觀四方,大好河山,盡在腳下,誰能與我爭鋒?
此情此景之下,不禁讓蕭逸想起了當年的西涼大戰(zhàn),自己率領十幾萬漢家兒郎,冒著漫天風雪,與氐、羯、胡各部連番大戰(zhàn),血屠千里,魂祭山河,那是何等的快意啊!
心中感慨萬千,當賦詩一首以抒情懷,可惜肚子里墨水有限,只好再走抄襲路線了……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聽到大王吟詩,有屬官急忙取出紙筆,把這首《塞下曲》記錄下來,準備補充進已經印刷多次、并深受世人追捧的《無愁詩賦集》之中!
大爭之世,豪杰并起,不止是金戈鐵馬的勇士,運籌帷幄的謀士,還有那些滿腹經綸、以詩詞抒發(fā)情懷的文士,不過一名文士的作品,基本只有一種風格!
比如曹操的詩雄健豪邁,曹植的詩風流瀟灑,曹丕的詩深婉細膩,父子三人皆有上佳之作,可也無法突破自己的風格束縛!
蕭逸的詩則不然了,或是氣吞山河,或是悲壯蒼涼,或是樸實厚重,很難想象上百首不同風格的詩詞,竟然出自同一人之手,且無一不是傳世佳作!
因此上,蕭逸不但權傾天下、位極人臣,在文壇上同樣有極高的地位,深受魏、蜀、吳三國學子們的敬仰,贊美聲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蕭逸則很謙虛的表示,自己有如此高的文學造詣,得益于一位高人的指點--文抄公!
結果真有不少文學憤青,背著干糧,帶著筆墨,在名山大川中四處轉悠,尋找這位文抄公,希望也得到他的指點!
難得出來一趟,光欣賞美景是不夠的,還得有美食美酒才行,而大雪紛飛天氣中,沒有比吃火鍋更合適的了。
知道大王的嗜好,侍從們早有準備了,紅泥小火爐、黃銅炭鍋子、最為新鮮的黃羊肉,沾著西域進貢來的各種調料,再配上珍藏美酒,別提多美味了!
蕭逸甩開腮幫子,顛起后槽牙,吃的風卷殘云一般,連著三斤多羊肉下肚了,還沒有停下的意思,看的屬官們一個勁的噎脖子,這還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嗎,年輕壯小伙也未必有這胃口吧?
“噠!--噠!噠!”
正在吃喝之間,遠處出現(xiàn)了一隊騎手,大約有四五十人之數(shù),向著通天臺一路狂奔過來,還不時發(fā)出呼嘯之聲,顯得是極為囂張!
這些人都穿著獵裝,腰懸弓箭,馬背上還掛著野雞、野兔、狐貍等獵物,顯然是剛剛射獵歸來,還獲得了大豐收!
奇怪的是,沿途的玄甲軍并不阻攔,反而主動把道路讓開了,還紛紛的躬身行禮!
騎手們很快沖到了臺下,為首是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體型矯健,狼背蜂腰,容貌也相當英俊,可惜小臉黑了一點點,而且眉宇間略帶狂野之色!
黑臉少年翻身下馬,向著臺上飛奔而來,很快就到了近前,先整理一下衣衫,推金山、倒玉柱,行大禮參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全椒县|
虹口区|
藁城市|
南江县|
城口县|
施秉县|
灵宝市|
镇安县|
北海市|
吉安县|
太康县|
宁晋县|
巨野县|
富蕴县|
曲水县|
拜泉县|
南涧|
陇川县|
临湘市|
静乐县|
东宁县|
中江县|
开化县|
习水县|
临海市|
民县|
金昌市|
宣化县|
牡丹江市|
岱山县|
德化县|
易门县|
平凉市|
秀山|
莒南县|
峨山|
海盐县|
安陆市|
泾阳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