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盛霖等人一直知道,皇帝對陸景之格外偏愛。 但卻是沒想到會偏愛到這種地步,翰林院侍讀雖已是從四品,但只是侍奉在皇帝身邊沒有實權。 可大理寺卿就不同,這是實打實的實缺。 讓孔德東升任刑部右侍郎,幾人雖然心中都不贊成,卻也無人愿意出聲質疑。 孔德東已年近五旬,論資歷品級人脈讓他升任刑部右侍郎的位置都挑不出錯處來。 可陸景之入仕不過短短三年,這三年中還一直在翰林院,沒進過六部也沒進過其他部門,他憑什么調入大理寺就能任大理寺卿一職? 幾人對視間,默契的齊齊跪倒在地。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幾人,對他們的反應并不意外。 “諸位愛卿這是?” “求陛下收回成命,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職責極為重要,陸侍讀無半分經驗,將大理寺交由他實在是……太過冒險。” 趙盛霖再是顧不得刑部右侍郎的位子,他現在滿心都是陸景之若是就這樣一路爬上去,日后對他對武英侯府威脅實在太大。 就算有趙盛山在,可他們一家同陸家的交惡也已經注定。 既然無法言歸于好,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他還沒徹底強大起來間,將人徹底打壓了。 皇帝哦了聲,視線掃過其他幾人。 “你們幾人也是如此想嗎?” 吳奎忠猶豫了下,想到陸景之入京這三年的所做所為,咬了咬牙搖頭說道。 “陛下,臣以為陸侍讀機敏又才學過人,可以勝任大理寺卿一職。” 他這般一說,同陸景之關系一向很是和諧的工部尚書以及兵部尚書都出聲附和著。 趙盛霖這一刻有種被其他幾人背叛的錯覺,他轉頭看向戶部尚書,戶部尚書向來同身為吏部尚書的吳奎忠走得近,此時見吳奎忠已經表態,他心中雖然還有不認同,卻不會在這時候說出不贊成的話語。 而禮部尚書向來是老好人性子,他年紀是幾人中最大的一個,再過兩年就要致仕。 他家中小輩都很爭氣,不需要他費勁心思為他們謀劃,只需要在他要致仕時最后推上一把就足以。 所以此時只垂頭跪著,既不去附和吳奎忠幾人,也不去同趙盛霖對視。 趙盛霖這一刻只覺從頭皮到腳底板都鉆出絲絲寒意,沒了其他幾人的附和,陸景之的大理寺卿之位怕是坐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