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 秦晴一句話,又把衛老爺和衛夫人說到詞窮。 被提醒罪臣的身份后,二人只感覺板凳燙屁股,迅速站起來。 于是公堂上,出現很是詭異的一幕。 陸景之與秦晴一上一下坐得穩如泰山,其余人稀稀拉拉地站著。 “秦女醫說的沒錯,沒人比她更有資格坐著。” 百姓們雖然是來告官的,卻不可否認秦晴的貢獻。 他們來這一趟,單純是對焚燒尸身感到不理解,還是希望家中親人入土為安。 “鄉親們,等焚燒尸身后,剩下骨灰,你們找個陶瓷管裝著,一樣可以入土為安。” 秦晴認為,她做出決定,并非站在與百姓對立的一面。 兩方,應該彼此理解。 “秦女醫,這是為何啊?” 無論如何,他們過不了心底那關。 失去親人,已經足夠痛苦了,看到親人的尸身化為灰燼,百姓們不敢想。 “天熱,有人患病后悄無聲息地死去,尸身放得腐爛。” 這在邊城里,幾乎每日都會發生。 之前還有官差幫忙解決,自打知府逃走,尸身也就無人管了。 “城中彌漫腐尸的臭氣,老鼠啃咬尸身,加速瘟疫傳播,又是惡性循環。” 選擇尸身火化,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即便是深埋,尸身腐爛后,瘟疫帶的病毒會殘留在土地里,污染地下水。” 這才是真正的隱患。 “幾年后,或者更短的時間,瘟疫卷土重來。” 這在大齊歷史上,有跡可循。 “親人沒了,他們一定希望自己死得有價值,不希望留下隱患,因為他們更在意子孫后代的平安。” 如果真有那個心,就在每年中元節多燒紙錢,燒香供奉。 “鄉親們,邊城是我們的家,如今內憂外患,咱們難道不希望家里更好嗎?” 故去的人已經沒了,活著的人還要走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