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 紫禁城中,經過長途跋涉的欽差劉公公已經回宮復命。 此時的北直隸,已經下起了大雪。 剛從南方溫暖的地方回來,便被這大雪砸了個措不及防。 當今天子弘治皇帝正處理完政事,在暖閣內接見了他。 劉公公乃是司禮監隨堂太監,近幾年,為弘治天子傳了不少的圣旨。 因此他在弘治皇帝面前,也算是留了個臉。 他把這次出行的事情,簡單的給弘治天子說完,又說到有人意圖加害圣上剛欽封的義士,卻被義士反將一軍的事情。 弘治皇帝聽后,頓時來了興趣。 他說道:“居然還有此等害人之法?” 劉公公低眉順目的說道:“皇爺,奴婢也是第一次見。” “不過幸好這趙義士是個聰明絕頂之人,那三張一模一樣的契約,明明該是做了同樣手腳的。” “卻不想只有那陷害之人手中的契約變了樣。” “依奴婢看,這趙義士是胸有成竹,而那鄉約則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 “看來即便奴婢當時不出現,這趙義士也能順利脫困。” 弘治皇帝聽完后,一時也來了興趣。 他讓人拿了墨魚汁來,親手寫下幾個字,然后放到一邊去等著。 做完后,他又對劉公公說道:“此行你做的不錯,該賞。” 劉公公一聽,心中大喜。 想了想,他又說道:“這趙義士乃是本次童試小三元,奴婢聽聞,本次主持歲試的徐提督,還親自給他賜了字。” “聽聞此人是個無權無勢的農家子,想必也是個文采斐然之人,才能得到徐提督這般青睞。” “徐提督?” 弘治皇帝聽到這個名字,不禁微微一笑。 這個徐提督,乃是上一任徐首輔家的后生。 他這從北直隸出發,到一個小小的府城去提督歲試,居然就收了半個弟子? 這么說來,弘治皇帝不禁對這個能力擒劇賊的義士,更是感興趣。 今年年初的時候,自己好像就曾聽說過此人的名字。 沒幾個月,這人力擒劇賊的消息又傳來,總兵伏羌伯毛銳更是幫他請了個旌表。 雖說這旌表并不是毛銳親自請的,但是也是掛著毛銳的名頭。 這么一個農家子,莫非身上是有什么驚世才學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