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紙張的質(zhì)量上去了,長度縮短了不少,寬度更是還沒有一掌寬。 “壹文、拾文、貳拾文......壹貫......” 面值從一文錢、五文錢、十文錢、五十文錢、一百文錢到五百文錢,最大則是一貫錢。 眾人傳閱著,都對這些新式的大明寶鈔很是好奇。 謝遷有些驚奇道:“這下面,還有數(shù)字?” 寶鈔的面值,除了老式的文字書寫外,還有新式的數(shù)字在一旁。 “1文、5文、10文......” 看著這簡單明了的數(shù)字解釋,眾人對此都是贊不絕口。 “去年定西侯編寫的算術(shù)書,陛下已經(jīng)下令在全大明推廣了下去。” “每個村子的村正,都會得到一本他的算術(shù)書,以教導(dǎo)村民認識數(shù)字。” “如今配上這新版的大明寶鈔,就算是不識字的百姓,也能看懂這上面的面值了!” “如此一來,這大明寶鈔推廣到普通百姓家中,絕對能事半功倍!” 銅錢和銀子雖然沒有標識,但就算不認字的人,也知道一個個的數(shù)。 大明寶鈔雖然在大明推行了不少年份,可使用的人卻不多。 而且基本也就在北直隸范圍內(nèi)使用的人多一些。 到了外面,那些普通老百姓,壓根都不認識字。 誰都認得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如今的新式寶鈔,就很利于在普通百姓間推廣了。 戶部侍郎笑道:“不錯,這新版的寶鈔,我們也是在定西侯的指導(dǎo)下新制出來的。” “若是在以前,我們也想不到,寶鈔還能制作的如此簡單易懂。” “說起來,我們此次能推出新版寶鈔,也是多虧了劉公先前的出力。” 說話間,眾人都看著劉大夏。 去年趙策編寫的那本算術(shù)書,就是通過劉大夏的手,才能進行官印的。 不然以他一個剛來京城,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恩師操持的勛貴,要通過大明官方去刊印自己編寫的書籍,無異于難于登天。 還好劉大夏慧眼識珠,一眼就看中了趙策的才能,認為他編寫的算術(shù)書適合在民間推廣。 經(jīng)過劉大夏的手親自地上來的書籍,后面才有弘治皇帝同意官印,并且在全大明推發(fā)的事情。 劉大夏聽著同僚們的話,也忍不住帶了點笑。 他摸了摸自己下巴的胡子,面容很快恢復(fù)了一貫的平靜。 “定西侯當初對小兒有恩,老夫也是投桃報李。” “但老夫也想不到,在那時候的他,已經(jīng)是如此的蓋世之才。” 蓋世之才...... 得到劉公如此贊揚的人,估計世間也沒有第二個了。 李東陽也得意的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裝作不經(jīng)意間的咳嗽了一聲。 這咳嗽聲把眾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他們才想起,這編寫算術(shù)書本人的師父,還在他們面前呢。 眾人又把口風,轉(zhuǎn)向了李東陽。 連聲祝賀著他收得如此得力弟子。 李東陽謙虛的說:“哪里哪里。” “他還年輕,日后還得再磨練磨練。” 說是這么說,但那眼角眉梢都帶著驕傲。 在眾人討論著新式寶鈔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幾聲驚呼。 眾人的對話被打斷,一旁打下手的待詔翰林把人喊進來問了一下。 “外面何事喧嘩?” 這人臉上還帶著震驚:“諸位大人,外面有、有龍在天上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