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在吳年煩惱的時候。 有百余人的隊伍,從南往北走,往北山堡而去。 因為打仗的緣故,使得山上的土匪少了很多。他們又不是傻子,都知道不管蒙元人、吳年都不是好惹的。 有的土匪搬家了,有的土匪干脆假裝流民,逃難去了南邊。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一些土匪釘子戶在的。 這隊人看著很有章法,有人騎著馬,有人步行,有大車,有輜重,還有五個人穿著盔甲,并非等閑之輩。 倒也沒有土匪,打他們主意。 不過,大冬天的走山路也不容易,隊伍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狼狽。 隊伍中央,有兩個穿著盔甲的男子,騎著健壯的戰(zhàn)馬,并排走著。 一人年長,約四十歲左右,長的有點兇,身材魁梧有力,腰間帶劍,馬后掛著弓矢。 一人二十歲出頭的相貌,容貌英俊,膚色白皙,身材很高,有些瘦,但不弱,勉勉強強能撐起盔甲,沒有劍,也沒有弓。 這二人相差近二十歲,但卻是一對親兄弟,乃是遼東虎山縣人。 兄叫劉通,弟叫劉知行。 劉通粗通文武,是武力擔當。 劉知行是讀書人。這百余人,不是劉家的家奴,就是他們的同族兄弟,馬車內(nèi)是女眷、老弱。 “二弟。我倒是不認為打蒙元人有什么錯。但是這個叫吳年的,在此之前名不見經(jīng)傳。從蒙元人散播瘟疫開始,就名聲大噪。這一次斬殺四個蒙元千夫長,殺了將近五千蒙元兵。” “我覺得是夸大其詞了。他要是說殺了一個千夫長,斬了一千人,我都信了。” 劉通手拉著馬韁,抬頭看著北山堡方向,有些愁苦道。雖說他是長兄,但腦瓜子沒老弟好使。 蒙元人南下的時候,他本打算走山海關(guān)離開的。 老弟讓他再等等,路上兵荒馬亂,出事的概率很大。還不如等局勢平穩(wěn),再看看情況。 果然。從遼東到山海關(guān)的路上,真的是慘不忍睹。 現(xiàn)在情況好一些了。老弟又讓他北上,帶著宗族大小,投奔北山堡的吳年。 盡管他同意了,但心里頭其實發(fā)虛。 越接近北山堡,就越虛。 特碼的。遼東漢人真的能斬四個蒙元千夫長,殺將近五千蒙元戰(zhàn)兵的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