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想法不錯。但先放下。俗話說得好。打鐵必須自身硬。現在我們剛剛攻下應慶府,我又進攻了蒙元國土,戰兵損失嚴重。” “降兵、新兵、趙鹽亭等。戰兵編制混亂,戰斗力不說是烏合之眾,但也沒好到哪里去。” “怎么能與蒙元九個萬戶爭斗?” “先整頓軍隊,適當的擴充軍隊。再打廣川府不遲。一步一個腳印,走的得穩。” 吳年看了一眼馮沖,神態沉穩。 現在不比當年了。當年他是賭徒,講的是以小博大。現在可以穩扎穩打了,不用冒險。 馮沖不服氣,說道:“何必那么麻煩。只要將軍任命我為統帥,給我四個校尉,我就可以幫將軍打下廣川府。” “給你四個校尉?加上你自己不就是五個了?我拿三個校尉,來抵擋黃龍府的純遠嗎?” “再說了。熊無我也是不懷好意。”吳年看了一眼馮沖,語氣神態嚴厲了起來。 馮沖還是不服氣,但想了一下還是沒繼續找茬。 吳年說的對。 “知行。把人口名冊拿出來,我們商量一下,可以擴張多少戰兵。”鎮壓了這個刺頭之后,吳年抬起頭來對劉知行說道。 “是。”劉知行早有準備,從右邊的寬袖子之中取出了一張折子,站起來遞給了吳年。 吳年打開折子觀看,眉頭微微皺起。 吳年很相信劉知行的能力。 他統計的數量是不會錯的。但是現在應慶府的實際人口,與吳年的期待值差距很大。 目前應慶府的人口,六縣。男女人口有七十二萬三千六百三十八人。 而原本三縣之地的人口,就有四十二萬多人。現在又增加了三座縣城,但人口卻只增加了三十萬。 人口多少,直接決定出產多少糧食,能養活多少戰兵。 如果有可能,吳年想一步到位。把自己麾下的校尉直接變成萬戶,每個人統帥萬戶戰兵。 八個校尉就有十萬人了。 但是這個人口卻....... “我原本有八大校尉。我打算提拔趙鹽亭為校尉。這樣一來就有九個校尉了。” “包括馮沖的騎兵在內。我打算每個校尉的兵力,擴充到六個千戶。你們意下如何?” 吳年想了一會兒,抬起頭來看向了在座的眾人,拿出了商量的口吻,沉聲說道。 滿編的一個千戶戰兵,至少有一千二百人。 六個千戶就是七千二百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