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年沉吟了一下,一時間有些舉棋不定。抬頭看向了陳家貴,說道:“去堂屋。” “是。”陳家貴抱拳了一聲,轉身走了。 “去請長史、司馬、功曹、衛校尉、張校尉、王校尉、馮校尉。”吳年轉過頭來,對站在自己左邊的親兵說道。 “是。”親兵應了一聲,立刻下去了。 吳年沒有立刻去堂屋,而是來到了廊下的長凳上坐下,權衡利弊。直到親兵來報,說是眾人已經到齊。 吳年這才站起,整理了一下衣衫儀容,這才離開了后院,來到了前院的堂屋內。 “將軍。” 劉知行、李勇、汪由校、陳家貴。 衛襦、王貴、張聲、馮沖一齊站起,對吳年行禮道。 “坐。”吳年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然后來到了主位上坐下,抬頭露出了嚴肅之色,說道:“事情家貴應該告訴你們了。你們覺得怎么樣?” 這個問題,很重,很嚴重。 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廣川府的問題。而是九鼎、社稷的問題。 以前周朝衰弱,楚王問九鼎輕重。 三國的時候,曹操轉移漢室社稷,為魏國社稷。 蒙元人撤出廣川府,是陽謀。為的是用這塊肥肉,引得吳年、楚國自相殘殺。 吳年要么眼睜睜的看著廣川府被熊無我吞并,重新成為楚國的一府。要么起兵與熊無我爭斗。 一旦起兵,就等于是叛亂。 也就是遼東猛虎,問楚國皇帝。你家九鼎有幾斤幾兩,可不可以借我玩玩。 看吳年作為就知道了。 這個男人只憑一腔氣血,驍勇敢行,便是天皇老子在他面前叫囂,他也敢拉下馬來,然后自己坐上去。 誰能讓遼東猛虎,卑躬屈膝? 不能。 但是在座眾人呢?跟著吳年反叛楚國,一旦失敗,那就是人人族滅的下場。 當然。如果吳年成功,那便也是個從龍入關之功,以吳年對待自己兄弟、臣屬的寬厚,飛黃騰達不是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