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鹽亭已經走了。剩下的四個校尉的戰兵,飽餐了一頓,聚集在城東準備出發。 城外的大片良田上,留下了稻茬。戰兵們各自豎著校尉們的旌旗,面朝城門方向站在田間。 戰兵的面前。 “吳”字旌旗下。吳年的身上穿著厚重的盔甲,跨坐著黑色的駿馬,手持金色的馬鞭。 “駕!!!”吳年駕馭駿馬,在戰兵的面前來回飛馳了兩趟,然后回到了中間的位置,面朝戰兵停下。 他抬起頭來看向了前方一張張的堅毅的面容,看著一個個愿意為他,為了炎漢,獻出生命的漢子。 無窮的力量,在他的心中涌現出來,繼而傳遍了全身。 除非我們漢人流光最后一滴血。 否則,我們會不斷的進攻,不斷的進攻。 “兄弟們。兒郎們。我率領你們打了八年,整整八年。我從二十一歲,打到了二十九歲,年紀輕輕,已經有了白發。奪下了應慶、廣川、南海三府。” “但這還不夠。” “現在還有廣陽、黃龍二府。” “驅逐韃虜,光復遼東。已經不遠。” “兄弟們。兒郎們。” “用你們與蒙元人的鮮血,染紅這片土地。生。奪回我們的山河。死。化作英靈,守護我們的山河。” “出兵。” “驅逐韃虜,光復遼東。”四個萬戶的戰兵,沒有讓他們的將軍失望,當即舉起了右臂,發出了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響。 聲音傳出很遠,很遠。山中的走獸望風逃竄,藏在林中的飛鳥,振翅而飛。 城中大街小巷,百姓、官員、讀書人紛紛走上街頭,望向東方,許多人也舉起了右臂,呼喊著。 驅逐韃虜,光復遼東。 輔漢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個時候,城中的一切聲音都消失了。什么孫子監、國子監,國債,統統都是浮云。 人們唯有對于這一次戰爭的支持。 隨即,黃虎、龍且帶兵先行。王貴、張聲作為吳年的親兵大將,簇擁著吳年一起殿后。 隨著吳年的發兵,整個三府十九縣(海天縣),都進入了戰爭狀態。六個守衛萬戶,成了防守的主要力量。 與廣陽府、黃龍府緊鄰的縣城,已經關閉城門,不允許普通的百姓、商人出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