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崔無雙呼出了一口氣,小命算是保住了。隨即他露出欣喜之色,看來自己也是在君王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他是賓客,高句麗王家的貴親戚。 但是誰愿意做一輩子的賓客呢?既然是新朝新氣象,那么他也想嘗試轉型,做個官,辦些事。 崔無雙回答道:“就在宮外。” 吳年點了點頭,笑著讓親兵走了進來,吩咐去把娥親、娥娘兩位美人,接入宮中,送去了寢宮。 然后他看向崔無雙,事情變得有趣起來了。 或許,另外立個高句麗王的事情,也可以問問崔無雙的意見。 想到這里。吳年說道:“先生。之前有個人建議我,另外立一個高句麗王。與李金珠爭奪高句麗的天命。你意下如何?” 崔無雙小吃了一驚,還有這種事情?隨即,他仔細想了一下后,拱手說道:“回稟將軍。臣以為這件事情弊大于利。” “怎么說?”吳年眉毛一挑,嚴肅了起來。 “李金珠還在京城的時候,就不是將軍的對手。更何況現在丟失了京城,退守漢江茍延殘喘?” “我看跟著她南逃的兵馬,很快就會大規模的逃散。總之,不足為慮。” “既然李金珠都不足為慮了,那還爭什么天命?” “再說了。如果另外立一個高句麗王。到時候又要廢黜。平白多了許多麻煩。”崔無雙說到這里,搖著頭說道。 吳年聽完之后,結合自己的想法。輕輕頷首,贊許道:“先生說的對。另外立高句麗王的事情,就暫且作罷吧。” 隨即,吳年拋出橄欖枝,說道:“先生啊。你為人機敏,在大事上也有獨到的見解。做一個賓客實在是可惜。” “我想試用先生為官。先生意下如何?” 崔無雙求之不得,立刻拱手回答道:“多謝將軍看重。臣愿意做個禮官。” “好。我寫個條子。你手持條子,前去別府見呂大人。如果辦得好,我就帶你回去遼東,進入輔漢將軍府。”吳年一邊說,一邊提筆沾染了墨寫了一張條子,離開了御座,把條子遞給了崔無雙。 “是。”崔無雙恭敬的接過了條子,眉目間露出少許喜色。 二人繼續說談了一會兒,吳年便讓崔無雙離開了。 “真是世事無常啊。連身為賓客、親戚的崔無雙都背叛了李金珠。”吳年回到了御座上坐下,回想起剛才的事情,再一次失笑。 正在此時,親兵從外走了進來,稟報道:“將軍。呂大人求見。” “嗯?”吳年驚訝了一下,自己剛讓崔無雙去見呂聲,沒想到呂聲卻來了。不知道二人有沒有碰到? “有請。”吳年抬起手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