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好的聲東擊西。 或者聲東擊東呢? 他們做足了準備,只等吳年來進攻。說句難聽點的,褲子都脫了。吳年卻走了。 但是他們也不好說過什么。 畢竟吳年帶著大內侍衛到達黃龍府海天城,也沒有正式宣戰。他們不好指責吳年是耍了他們。 再說了。 就算指責吳年,估計吳年也不會搭理。 這件事情。便也只能這么算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吳年回到江縣之后,便偃旗息鼓,回到了深宮之中,做自己的【家里王】,兩耳不聞窗外事。 把軍國大事,完全交給了內閣。 這大王當的,不說千古第一輕松,至少也是名列前茅的。 王宮內的殿宇很多,足可以容納許多許多的妃嬪。相對應的,吳年雖然看起來妃嬪很多,但相比于這龐大的宮廷來說,卻是少了。 他的妃嬪各有住處。 王后住在椒房殿,意思是多子多孫。 其余妃嬪,各有寢宮。如果住的不舒服,還可以申請換個地方。 妃嬪們團結在王后的四周,一副家和萬事興的模樣。但也是涇渭分明。 柳香、陳氏、王如煙、小紅等是一伙。 李金珠、娥親、娥娘又是一伙。 李金珠、娥親、娥娘三人住在兩個相鄰的寢宮內。白天娥親、娥娘會抱著兒子過來與李金珠說話,以此打發時間。 嗯。 她們三個,都順利的生產了。娥親給吳年生了第六子吳睿、娥娘生了第七子吳斌,李金珠生了第八子吳昶。 照例。這些兒子的名字,都是吳年找了劉知行給取的。 至此,吳年有了八子、二女,湊足了十個兒女。 這日上午。閑著無事的吳年,便帶著大批太監、宮女、大內侍衛一起,來到了李金珠的寢宮內。 不出意外,娥親、娥娘也在。 三人一起對著吳年行禮之后,擁著吳年進入了寢宮內坐下說話。 吳年對三人的飲食起居很關心,生怕她們在遼東住不習慣。忽然,吳年注意到了李金珠的臉蛋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