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十名平家武士,聽了平晴信的話之后,多數人都是目中精芒閃爍,露出激動之色,大聲應是。 少數人怕死,也不敢表現出來。 扶桑人從眾,更何況他們也是武士。 講面子。 “晴信大人。目前城外聚集了許多的浪人。請求為平家效命。您看怎么樣?”一名武士低著頭問道。 平晴信毫不猶豫的說道:“招募他們,有多少要多少。” “承諾他們。如果他們活下來了,就給他們豐厚的獎賞。其中表現優秀的,可以錄用為平家家臣。” 家臣是世襲的,數量幾乎是固定的。 失去主君的浪人,十分清貧。想再出仕,也很困難。 平晴信的這個承諾,對于浪人來說無異于甘霖,哪怕是明知道勝算渺茫。浪人們也會投入戰場。 “是。”這名武士應了一聲,轉身下去了。 隨即,大部分武士都下去了,只留下三人。他們與平晴信一起商議防守。 “不管招募了多少浪人,以我們的兵力,想守住三方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已經派人向京都求援了。” “而等援兵到達,至少需要三天時間。也就是我們需要堅守三天。” “城堡太大了。所以我打算放棄三丸,退守二丸。把三丸的人員、糧食、物資,全部搬到二丸。” 平晴信沉聲說道。 “是。”三名武士對視了一眼,毫不猶豫的應了一聲。 在仿佛是巨人的漢軍逼近之下,平家的武士沒有退縮,以平晴信為首展開了行動。過了不久,平晴信等所有武士,浪人們全部披掛上了盔甲,兵丁們都手持武器,舍棄了三丸,鎮守二丸城墻。 與此同時,城下町的百姓有人逃了,有人關上了門窗,躲在家中,祈禱漢軍不要亂殺無辜。 就在這山雨欲來的氣息中,呂留良率領三個千戶的兵力,帶著梯子,部分軍糧,到達了三方城。 呂留良騎在馬上,看著這座城池的布局,臉上露出了困惑之色。 這座城池,怎么沒有外城? 城下町是沒有城墻的。 “不過短小精干。城堡小,但防御力也成倍增加。”呂留良抬頭目視前方的三方城,隨即臉上露出了笑意。 “但是。再強的防御力,沒有足夠的兵力,也抵擋不住漢軍的兵鋒。” 呂留良看了看天色,然后對傳令兵說道:“找個大膽的人,去城中勸降。漢王有令,只要他們能開城投降。就保證他們的人身與財產的安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