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官員們一邊說著話,一邊等待君王。直到導騎來報。漢王鑾輿,距離京城只有十里。 成玉璉讓人整肅,官員、學生都是斂容肅然,迎接君王。 樂師開始奏樂,禮樂之聲宏達非常。 導騎往來,源源不絕。報告漢王行程。最后。在無數的騎兵引導下,漢王的鑾輿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陛下。” 成玉璉率領眾官員、學生,不顧濕潤的泥土,跪迎君王。吳年身穿龍袍,走出鑾輿,踩著小板凳下了地,走到成玉璉的面前,扶起了這位封疆大吏。說道:“成大人免禮。” “諸卿免禮。”隨即,吳年又讓眾官、學生起來。 迎接君王,盛大無比。但是過程,其實乏善可陳。吳年在城門前與成玉璉說了話,然后請成玉璉上了鑾輿,君臣二人一起在眾人簇擁下,浩浩蕩蕩的沿街往皇宮而去。 街道兩旁,無數的大內侍衛排列成人墻。人墻外,無數的扶桑百姓,抬頭觀看漢王鑾輿。 多數百姓都穿著扶桑服飾,也有少數人穿著漢服。 吳年自上而下,沒有暴力的潛移默化的改變,已經初顯成效了。 來到皇宮之后,普通官員、學生們都散去了。吳年與王貴、成玉璉、北條氏政、安山崖等人,進入了皇宮,來到了御殿坐下。 坐下后,吳年立刻對成玉璉說道:“成大人。這一戰。寡人在外征討,你在內運籌帷幄,供給軍糧。論功為第一。寡人已經讓內閣,擬定封賞。爵卿家,世代享有富貴。” “多謝陛下。”成玉璉彎下腰拜謝。然后,眼睛漸漸濕潤了。他讀書不成,原本是做不了官的。 后來風云際會,又喜歡讀史書,看英雄故事。所以引漢軍入城,從而位列漢官。 成為知府之后,他本以為自己這輩子到頭了。哪知道。竟然被君王選中,橫渡大海,參加了滅國之戰。 如今扶桑化作新齊,他是第一任新齊總督。 真是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啊。 我。 活成了我喜歡的人,名留青史了。 成玉璉壓下了心中的激動,舉起袖子,擦拭了眼角。吳年笑看著這家伙,很喜歡這些家伙。 在漢朝做官的人,多數都是感性的人。 他們的初衷,不是為了龍華富貴,而是驅逐韃虜,光復遼東。 是一群很好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