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害怕糧路被人襲擊,那就加強糧路的防守。 吳年的策略其實很簡單,就像是一條高速公路。這條公路上的運糧隊伍,無論下雨還是晴天,不會受到道路的影響,移動的速度飛快。 每隔十里的小城,提供警戒與庇護。 保證后勤的安全。 馮沖的萬戶騎兵,則是公路護衛員。發現敵軍,小的吃掉,大的拒擋。 蒙元守著這么一大塊平原,不就是有城池嗎?我也守住這條路,建立許多小城池。 派兵鎮守,保證糧路通暢。 這只有漢朝才能做到。一是水泥。它建造的城墻,可比土城堅固多了。而且建造比土城容易多了。 二是漢軍國力強盛,兵力眾多。 這一次北伐。吳年就特地從幽燕地區調動了四個守備萬戶過來。 目前遼東的守備萬戶,足有十四個。而對手只有熊無我的八萬馬步軍,抽調四個萬戶過來,輕輕松松。 維持著這一條直達蒙元大都的糧路。而他則率領主力萬戶,直達蒙元大都。 這樣一來。 蒙元就差不多了。 當敵國大軍,到達了帝國的心臟。帝都。 且短時間內,無法解決。 那對于這個帝國的威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一次。吳年派遣了許多的使臣,勸降蒙元城池。而使臣大多被殺,沒有一個成功的。 但要是漢軍大軍,長期駐扎在蒙元大都外呢? 人心一定會浮動。 帝國的基石被抽走了,整個帝國就會倒塌。 蒙元的末日,到了。 吳敏瞠目結舌。 自古用兵,維護糧路通暢是主帥第一考慮的事情。 像秦始皇,修建直道。 像三國時候,諸葛亮得從成都翻山越嶺,送糧到大西北。 但卻從來沒有人像吳年這樣的,修建一條直道(水泥路)、沿途驛站(小城)護衛。 但是吳敏瞠目結舌之余,仔細一想還真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