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吳年的身旁,站著兩個儀表堂堂,且官話說的極好的禮官。其中一人展開祭文,朗聲道:“臣漢王年,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臣勒兵北上,殄滅蒙元,并其土為三漢........修燔瘞,告類于天神,惟天神尚饗,祚于漢家,永綏四海!” 祭文很長。 意思就是告訴上天,我辦的事情,我的功勞,我現在請你吃飯,請你庇佑我。 讓我漢朝萬代昌盛。 禮官念完了祭文之后,宏大的禮樂之聲響起。禮官請吳年叩拜,群臣隨從。 別的不說,儀式感是很強很強的。 渲染力是很強很強的。 吳年不信命,心態很好,這叩拜幾下,也不算辛苦。 文武官員,在場的將士。都很嚴肅認真,露出榮耀之色。這是漢家昌盛啊。 那些部落首領,有信佛,有信巫的,信什么的都有。總歸都是迷信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無數兵將的包圍下,特別敬畏,也特別虔誠的跟隨吳年叩拜。 通過這個祭天儀式。 吳年用上了【上天】的加持,在三漢地區樹立了漢王權威,以后朝廷的各種政策執行,便會事半功倍。 祭天耗時很長。當吳年率眾下了山,回到軍營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吳年請了眾人一起吃飯,又賜給了部落首領一些金銀,便結束了。 次日一早。那些部落首領就啟程離開,回去各自部落了。 漢軍十余萬戶人馬,分作兩部。其中大部分啟程南下。王貴、張聲率領大內侍衛,護送吳年向西抵達了狄城,在漢升省內巡視了一圈之后,這才折返,沿著大道,返回大都。 這一回。吳年只在大都城內停了一日。便率領了野戰主力萬戶,共計十七,沿著之前修葺的水泥道路,返回遼東江縣。 吳年很低調。舍棄了鑾輿,坐上了一輛普通的馬車,在少數的大內侍衛保護下,進入了城中。 沒辦法。 江縣城太小了。而隨著漢朝勢力的強勢擴張,江縣城內的人口,則是節節攀升,目前已經是極限了。 稍有動靜,就會造成全城大混亂。 簡單來說。這地方太小,不足以施展。 他還是低調一些,避免擾民吧。 入宮之后,吳年先去了一趟內閣,與內閣大臣們見了一面,然后便離開了。 他與內閣雖然相隔千里,但聯系不斷。 現在內閣正在做什么事情,之后要做什么事情,他都了如指掌,沒什么好說的。 隨即,吳年到達了后宮。 柳香率領了妃嬪、王子、公主排列的十分整齊,已經等了許久。見到吳年之后,柳香趕緊福身迎接。 吳年走上前去,讓自家妹子免禮。然后抬頭掃了一眼妃子、子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