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卻遇到了大禍事。 就像是人在家中坐,卻禍從天降。 “哎。”萬充國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南京這地兒,城墻防御比杭州城要強很多,戰兵就不用說了。” “我對守住南京城,并不憂心。”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怎么處置張浩勇?” 事情的大致過程,他們已經清楚了。浙江巡撫荀則目前就在南京,被軟禁在館驛內。 堂堂封疆大吏,他們也不敢處置。 但是小小的四品廣威將軍張浩勇,他們想殺也就殺了。 問題是該殺還是不該殺。 “萬大人這話說的。陳明志出了很穩妥的主意。張浩勇一意孤行,攛掇荀則出擊。結果大軍敗績,杭城陷落。他卻有臉逃出來。” “應該馬上把他殺了。” 南京禮部侍郎金平貴一臉怒色,拱手說道。 “金大人此言差矣。雖然張浩勇是該負責。但他率領軍隊突圍出來了。這二三萬大軍,除了他與陳明志,沒有第三人能辦到。是個將才。” “現在國朝多事。武將多酒囊飯袋。殺了自己的俊才實在可惜。最多以后不要讓他做主帥就是了。” “再說了。現在張浩勇還在前來南京的路上。你是要派人讓他自盡嗎?保不準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李天寶。那不是把自己的俊才,推給敵國嗎?” 南京兵部尚書端禮,一頭白發,面容枯槁,看起來半截身子入土了,但精神頭還不錯,搖著頭說道。 “主動提出出戰,卻又戰敗而不處罰。國朝法律,難道是形同虛設嗎?” “至于怎么殺,那倒好辦。派人告訴張浩勇,說是現在危急存亡的時候,朝廷準許他將功折罪,把他騙來南京,然后斬殺在菜市口,奪他兵權。” 金平貴猛搖頭,一副不殺張浩勇,絕不善罷甘休的樣子。 “該說的我都說了,我不與你爭辯。由萬大人做主吧。”端禮沒興趣與金平貴爭辯,一擺手說道。 “萬大人。”金平貴立刻朝著萬充國一拱手,做出懇求的姿態。 萬充國苦笑連連,露出了難色。 這可真是難題啊。 就像二人說的。殺也可以,不殺也可以。 想了一會兒后,萬充國覺得兵部尚書端禮說的更有道理。國朝困難,正是用人之際啊。 “對張浩勇,派人斥責他。罰俸一年。讓他加快行軍速度,來南京防守。” “對陳明志。派人褒獎他。賜金錢、布帛勞軍。具體怎么獎賞,等朝廷定奪。” 萬充國說到這里,見禮部侍郎金平貴想要張嘴,便臉色一沉,說道:“諸位。現在國難當頭,我們應該摒棄一切的分歧。以守住南京城為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