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量的家奴隨從。以及大量的輜重大車、馬車。 兵丁的手中,持有精良的武器。但沒有甲、弩。 按照楚國的法律,私藏鐵甲者,等于造反。 他們是保定府的武家人。族長是武通元,是個舉人老爺。 武通元與長子武瀟騎著駿馬,走在前方。父子二人都是讀書人,卻腰挎鋼刀,頗為英武。 “父親。以現在大楚的虛弱,實在難以抵擋漢兵。我們就算渡過黃河,逃到中原。不用幾年。漢軍就會渡過黃河。到時候,我們不是還要逃一次?” “我們不如投奔漢王,奔個前程。” 武瀟一邊警惕的看著四周,一邊對武通元說道。 “局勢是這個局勢。但是結局會怎么樣。卻是以我們的智力,不能肯定的。如果楚國翻盤了呢?” “那我們豈不是成了叛賊?” “再說了。現在漢軍四處進攻。大將趙鹽亭圍保定。” “大將章進圍正定。整個北直隸的楚國軍隊、縣城。戰的戰,降的降,亂成一團。” “還有流寇匪患。” “就像油鍋一樣。要是我們在投靠漢王的路上,被人截殺了呢?” “不如先渡過黃河,避之鋒芒。” 武通元搖頭說道。 “父親。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啊。這是改朝換代的好時機。不抓住機會可惜。” 武瀟十分不以為然,一臉可惜道。 武通元瞪了一眼兒子。武瀟也是怕他,不再說話。武家的人,一路向南而去。 而武家的人只是逃難大軍之中的一員而已。 微不足道。 楚都城外。漢軍五個萬戶大軍,立下四座營寨。 中軍大營,大帳內。 吳年身穿龍袍,坐在主位上,其下是北條氏政、王貴、張聲等文武大臣,以及薛平寇的使臣。 吳年揮了揮手,讓大內侍衛把薛平寇的使臣帶走,好生招待。臉上露出笑容,說道:“想不到。山西那邊,還有這樣的人物。” “我們漢人再亂,也不讓外族人踏入長城一步。” “真是明白人啊。要是楚國多這樣的人,何至于被外族欺辱成這樣?” 說著,吳年拿起了薛平寇用血寫成的血書,再看了一遍后,放下。抬頭對北條氏政等人說道:“派人前往朝廷。讓內閣統帥朝廷,離開都城南下,暫時在山海關駐扎。” “寡人要在楚都稱帝。” 第(3/3)頁